凤翔路
金大定二十七年(1187)分熙秦路东部置,治所在凤翔府(今陕西凤翔县)。辖境相当今秦岭以北,陕西麟游、扶风、周至及甘肃崇信、平凉等县以西,葫芦河流域以东,宁夏同心、海原二县以南地区。金末废。
金大定二十七年(1187年)置,治凤翔府(今陕西凤翔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北,麟游、扶风、周至等县以西,甘肃省葫芦河流域以东,崇信、平凉等县市以西,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、海原县以南地区。元初废。
金大定二十七年(1187)分熙秦路东部置,治所在凤翔府(今陕西凤翔县)。辖境相当今秦岭以北,陕西麟游、扶风、周至及甘肃崇信、平凉等县以西,葫芦河流域以东,宁夏同心、海原二县以南地区。金末废。
金大定二十七年(1187年)置,治凤翔府(今陕西凤翔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北,麟游、扶风、周至等县以西,甘肃省葫芦河流域以东,崇信、平凉等县市以西,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、海原县以南地区。元初废。
即今广东普宁市东北洪阳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普宁县: “万历十 (三) 年移治黄坑,以洋乌、水二都还潮阳。”即今广东省普宁市北洪阳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置普宁县治
即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、土默特左旗东北之抢盘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荒干水又西南径云中城北,白道中溪水注之。水发武川北塞中,其水南流,径武川镇城。”
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一》: 耙耧山在 “方山之西。下有程伊川故宅”。
又名四顶山。在今安徽肥东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庐江郡襄安县有四鼎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8庐州:四顶山,“《郡国志》:魏伯阳炼丹之所”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一》 引《县志》:“山俯瞰巢湖,上有四峰特起。”
即琅邪郡。治所瑯邪县 (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)。
即尖山。 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林县: 倚阳山 “山势突耸,而绝顶平坦,可能避兵。俗呼为蚁尖山”。
即今江苏淮阴市东南杨庙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杨家庙集“在山阳县西南五里”。
即彰八里。初见于 《突厥大词典》,为回鹘五城之一。或谓即唐张堡城守捉。即今新疆昌吉市。《元史·耶律希亮传》: 耶律希亮 “至昌八里城”。即此。
在今浙江乐清市西南琯头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 馆头镇在 “县西南五十里馆头江口。元置巡司,明朝洪武二十年徙于岐头,嘉靖中复设于此”。
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五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宣平县:台山“层峦叠嶂,迥出诸山。前有松溪,后有桃溪, 山界于中,二水绕而西下入松阳县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