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州

兴州
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嘉宁县(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凤州)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名峰州。

②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东益州置,治所在武兴郡武兴县(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。隋大业初改为顺政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改兴州, 治顺政县(今陕西略阳县)。天宝元年(742)又改顺政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兴州。南宋开禧三年(1207)改名沔州。

③唐渤海国置,属中京显德府。治所在盛吉县(今吉林桦甸市东南白山镇附近;一说在今安图县西南二道镇之报马城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桦甸市东南、靖宇县东北,抚松县北相连地区。辽废。

④北宋天禧四年(1020),西夏李德明置,定为国都。治所在怀远镇(今宁夏银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银川市地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元昊“仍居兴州,阻河依贺兰山为固”。明道二年(1033)升为兴庆府。

⑤辽置,治所在常安县(即今辽宁铁岭县西南懿路村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市北部及铁岭县南部地。金废。

⑥金承安五年(1200)置,治所在兴化县(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承德市及滦平县地。元属上都路。明洪武中改置为兴州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卫。

⑦金末改合河县置,治所即今山西兴县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兴县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)降为兴县。


(1)南朝梁置,治嘉宁县(今越南富寿省越池东南)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峰州。(2)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改东益州置,治汉曲县(隋改顺政县,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略阳县地,其后略小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顺政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兴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复为顺政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又为兴州。南宋绍兴中为利州西路治。开禧三年(1207年)改名沔州。(3)渤海国置,治盛吉县(今吉林安图县二道镇报马城)。属显德府。辽废。(4)北宋天禧四年(1020年)西夏李德明升怀远镇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。辖境约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及附近区域。西夏明道二年(1033年)升为兴庆府。(5)辽置,治常安县(今辽宁铁岭市南懿路)。金废。(6)金承安五年(1200年)置,治兴化县(蒙古至元二年〔1265年〕改名兴安县,今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)。属北京路。辖境约相当今河北省承德市及隆化、滦平等县地。蒙古中统三年(1262年)改属上都路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置为兴州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卫。(7)金升合河县置,治今山西省兴县。属岚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兴县地。明洪武二年降为兴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弋山

    即弋阳山。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弋阳县注引应劭曰:“弋山在西北。”

  • 松柏滩

    在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岷江中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青神县: “又东有大江,东南有松柏滩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1青神县: 大江 “县东南旧有松柏滩,昔多覆舟之患。相传宋天禧中,县令张逸为文祷江神,不越月

  • 永安县

    ①东汉顺帝时改彘县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。三国魏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废。正始二年(505)复置永安县,移治仇池壁(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北),后移治今霍州市。建义元年(528)

  • 萨摩陂

    在今河北沧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18沧州长芦县: 萨摩陂 “在县北十五里。周回五十里。有蒲鱼之利”。

  • 大黄泥河

    在今吉林敦化市南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牡丹江“又东北径怀德乡西受黄泥河(河出县西南红石砬东流六十余里入牡丹江)”。

  • 南通州

    ①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治所在石门县(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、盐津、大关等县地。八年 (634) 改贤州,旋废。②即今江苏南通市。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 (今北京市

  • 巨鹿

    战国赵邑。故址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镇。秦置巨鹿县。

  • 红花山

   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红花山在“卫南十五里。有屯田,名红花屯,岷江所经也”。

  • 长白县

    1913年改长白府置,属奉天东边道。治所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34年属安东省。1940年属通化省。1945年属安东省。1949年属辽东省。1954年属吉林省。1958年改

  • 顶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榆社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榆社县: “顶山在县西北八十里,峰峦特起,冠于群山。”②在今江西寻乌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长宁县: 顶山在 “县东南五十里,接闽广之交。双峰耸翠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