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永乐六年(1408)置,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置。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赤塔河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不久,蒙古木雅失里再踞贝加尔湖东等地区。八年,明成祖朱棣亲征
一作隆子。即今西藏隆子县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仑孜”。
元初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大同路 (治今山西大同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及内蒙古河套至集宁市一带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为山西等处行中书省,移治所太原府 (今山西太原市)。元置,治大同路(今山西大同市)
在今安徽霍山县东三十里,与儿街镇境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霍山县: 指封山,“相传汉武南巡还,登复览山,见此山峻拔,因指示群臣,拟封为霍岳之副,故名”。
①在今河南内乡县西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南阳郡新城县“有赤石山”。《水经·淯水注》:朝水“出西北赤石山”。即此。②在今云南牟定县西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赤石山“山多赤石。一名赤土山。林木幽邃,
亦作冈噶诺尔。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岗更诺尔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4阿巴哈纳尔部:“多伦诺尔正北三百五十余里有池二处,河三道。其最大者名达尔诺尔……东南四十里曰冈噶诺尔,广四五十里, 中有细流, 与
明置,属汉阳县。即今湖北洪湖市东北一百一十里长江南岸新滩镇。明、清置巡司 于此。(1)在湖北省洪湖市东北部,处长江与四湖总干渠交汇地带。面积163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滩口,人口923
北宋置,属新明县。在今四川岳池县南二十里。开宝六年 (973) 移新明县治此。
明万历二年 (1574) 建,即今青海同仁县北保安乡。清改为保安营。1931年于此置同仁县。后同仁县迁治隆务镇。
亦作朱官县。三国吴赤乌五年 (242) 置,属朱崖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南。南朝宋属合浦郡。南齐废。古县名。珠,又作朱。三国吴赤乌五年(242年)置,治今广东省徐闻县南。为珠崖郡治。晋及南朝宋属合浦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