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辅渠
又名辅渠、六渠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在左内史兒宽主持下,于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道小渠,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。约起自今陕西淳化县西南,至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。唐元和中尚有存留。
又称六渠、辅渠。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由左内史兒宽主持,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条小渠,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。约起自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南,至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。唐元和后废。
又名辅渠、六渠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在左内史兒宽主持下,于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道小渠,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。约起自今陕西淳化县西南,至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。唐元和中尚有存留。
又称六渠、辅渠。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由左内史兒宽主持,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条小渠,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。约起自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南,至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。唐元和后废。
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百里。晋置戍于此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“以夔安为征讨大都督,统五将步骑七万寇荆扬北鄙。石闵败王师于沔阴,将军蔡怀死之。”
唐景云元年 (710) 置,为羁縻州,属幽州都督府。治所青山县,寄治在范阳县水门村,当在今河北涿州市境。后废。
在今浙江永康市东三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永康县: 桃岩山 “山有洞,可容千人”。
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南润河镇。清顺治 《颍上县志》 卷2: 淮润乡有润河村。光绪《颍上县志》卷2: 有润河集。
在今江西南城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建昌府》:兰田镇“在南城县东八十里,与新城县接界。宋置税务,元改为驿。明改置巡司。今裁”。(1)古镇名。在今江西省南城县东,属南城县。宋置税务,元改为驿,明改置巡检司,清
即今广西钟山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富川县:“西南有钟山县(镇), 旧治于此,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,而置边蓬寨巡检司于旧治。”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即纳溪。今四川南部永宁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纳溪县:“纳谿,俗名清水河, 即永宁河下流,源出阿永番部,东流入大江。”
即君山。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二十里铜官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92宜兴县: 君山 “在县南二十里。旧名荆南山,在荆溪之南”。故名。即“铜官山(1)”。
战国韩邑,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 苏秦为合纵说韩王曰,“韩卒之剑戟,皆出于冥山、棠溪、墨阳、合伯膊、邓师、宛冯、龙渊、大阿,皆陆断牛马”。古邑名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。产利
北魏置,治所在赵兴郡定安县 (今甘肃宁县)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为宁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