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里坌
即今台湾省台北县西北八里乡。清雍正九年(1731)于此置八里坌巡司。同治《淡水厅志》卷2:八里坌山“山凡八面,故名”。八里坌因山为名。
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八里乡。本台湾土著番社。台湾北部开拓之初,此地为一重要据点。清雍正初已形成聚落,十年(1732年,一作九年)置巡检司,属彰化县。乾隆初发展成街市,称八里坌街。五十七年(1792年),诏开八里坌通商,与福建的五虎门(今福建连江县东南五虎岛)及蚶江(今福建石狮市北蚶江镇)对渡。其后因沿岸淤浅,港口职能遂为对岸的沪尾(淡水)所替代。
即今台湾省台北县西北八里乡。清雍正九年(1731)于此置八里坌巡司。同治《淡水厅志》卷2:八里坌山“山凡八面,故名”。八里坌因山为名。
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八里乡。本台湾土著番社。台湾北部开拓之初,此地为一重要据点。清雍正初已形成聚落,十年(1732年,一作九年)置巡检司,属彰化县。乾隆初发展成街市,称八里坌街。五十七年(1792年),诏开八里坌通商,与福建的五虎门(今福建连江县东南五虎岛)及蚶江(今福建石狮市北蚶江镇)对渡。其后因沿岸淤浅,港口职能遂为对岸的沪尾(淡水)所替代。
即南梁北巴州。治所在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阆中县:“梁置北巴州。西魏置隆州。”
金改彭阳城置,属镇戎州。即今宁夏彭阳县。明置清平监于此。
唐置,属羁縻长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万岁县 “有盐” 指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开县: “三潮溪在县东北五十里温汤井侧。《志》云: 井有三水: 曰杉木、曰柏木、曰龙马,皆开煎盐课。”
又作平佳山、彭家山。即今台湾东北彭佳屿。明陈侃《使琉球录》:“过平嘉山,过钓鱼屿。”即“平佳山”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宁国府置,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宣城县(今安徽宣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宣州、宁国、芜湖、南陵、泾县、旌德、黄山等市县地。明初复为宁国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宁国府置,治宣
今内蒙古赤峰市西、河北承德市东之七老图山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中京大定府有马盂山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2引《元一统志》:马盂山“在大宁县西六十里。中有一峰,形类马盂,故云”。
在今湖北恩施市东。为清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木李溪在“卫东三百里。源出长望洞,曲折数百里,沿溪万山深僻,旁地平旷可耕作。元末士民多避难于此”。
即空卡山。在今四川金川县东南。清乾隆《金川琐记》卷2: 控卡山 “绝顶为崇化、懋功两屯分界处,高出云表,虽盛夏积雪逾尺,午后率多大风,人马不能行立,必择五鼓或黎明时过之”。此山旧为大小金川两土司界山,
即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南海上之兰屿。清黄叔璥《台湾使槎录》:“沙马崎头之南行四更至红头屿,皆生番聚处,不入版图。”连横《台湾通史·经营纪》:光绪三年(1877)五月,“恒春知县周有基查勘红头屿,收入版图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