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元城县

元城县

①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沙鹿旁(今河北大名县东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元城县注:“应劭曰: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, 因而遂氏焉。”三国魏为阳平郡治。北魏属魏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,属魏州。移治古殷城(今山东莘县西南),大业初属武阳郡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)并入贵乡县。圣历二年(699)复置,移治王莽城(今大名县东北)。开元十三年(725)又移治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(旧府城),并与贵乡县同治。五代唐改名兴唐县,后晋复名元城县。北宋为大名府治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并入大名县,寻复置,为大名路治。明为大名府治,洪武三十一年(1398)移治今大名县。1913年并入大名县。

②南朝宋侨置,属阳平郡。寄治无盐县(今山东东平县东南)。北魏移治今宁阳县南。


古旧县名。西汉置。治今河北省大名县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,因而遂氏焉。”属魏郡。三国魏属阳平郡。西晋为阳平郡治。东魏天平初改属魏尹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置,移治今山东省莘县朝城东北。属魏州,大业初属武阳郡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年)并入贵乡县,圣历二年(699年)复置。移治今大名县东北大街,与贵乡县同为魏州治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改为兴唐县,晋复旧名。宋、金与大名县同为大名府、大名府路治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并入大名县,后复置。为大名路治。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移治今大名县,为大名府治。清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后与大名县同为大名府治。1913年裁府,并元城县入大名县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冀南行署曾设此,1949年仍并入大名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抚州千户所

    明初置,在今江西临川市城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:守御抚州千户所“在府治东南。洪武初置卫,寻改为所”。

  • 大金川安抚司

    清雍正元年(1723)置,属松茂道。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。乾隆四十一年(1776)改流,置阿尔古厅。

  • 黄墓渡

    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二》: “黄盖墓,在繁昌县西南四十里。有渡曰黄墓渡。”

  • 狐胡国

    一作孤胡国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车师柳谷 (今新疆吐鲁番西北达板城)。即“孤胡国”。

  • 九龙井

    又名九井。在今安徽亳州市城南。《新唐书·五行志三》:唐开元二十九年(741),“亳州老子祠九井涸复涌”。

  • 叉光镇

    亦名汊沽港,即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三十六里汊沽港乡。清乾隆《武清县志》图:南有叉光。

  • 晋绥抗日根据地

    亦称晋绥边区。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 (后并入内蒙古自治区) 东南部广大地区。东起平绥 (今京包铁路)、同蒲铁路,西至黄河,南迄汾 (阳) 离 (石) 公路,北达绥远之包头、百灵庙、武川、陶林。1937

  • 一字城

   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十里钓鱼山。为钓鱼山城组成部分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九年(1259),帝亲率大军攻钓鱼城,二月“辛已,攻一字城”。即此。

  • 圉泽

    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六年 (前516),召伯逆王于尸,“遂军圉泽”。即此。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六年(前516年):“遂军圉泽,次于隄上。”即此。

  • 星津桥

    唐洛阳城皇城正南洛水上。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。《旧唐书· 玄宗纪》: 开元二十年(732) 四月,“改造天津桥,毁星津桥”。清徐松 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卷5洛渠: 洛水 “西自苑内上阳宫之南,流入外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