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倒马关

倒马关

①又名常山关、鸿上关、鸿山关、鸱塞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北 一百十里倒马关乡。倒马关又与居唐、紫荆关合称内三关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 “滱水又东径倒马关,关山险隘,最为深峭势均。诗人高冈之病良马,傅险之困行轩,故关受其名。” 明于此设二城,上城建于洪武初,景泰三年 (1452) 又于其南三里筑下城。并于此设巡司、参将驻守。清改设都司。

②明置,属纳溪县。在今四川纳溪县南上马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纳溪县: 倒马关在 “县南百三十里。明初置,路通云南、交趾。因倒马坎为名”。

③明置,在今贵州铜仁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铜仁府》: 倒马关 “在府城北。又北有清水塘关,并为守御处”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 14: “倒马关,城北二十余里。山形幽峻,径路崎岖,征骑往来不啻盘蚁封中。”


(1)关名。在河北省唐县西北。因其地山路险峭,马为之倒,故名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历来为冀、晋间交通要隘。金兴定四年(1220年),蒙古木华黎至满城,使不花将三千骑出倒马关,战败武仙将,武仙以真定降。明洪武初筑上城。景泰三年(1452年),以上城卑狭,于城南三里筑下城。成化以后又相继增修,屹为重镇,与居庸、紫荆合称为内三关。今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口之一。(2)集镇名。在河北省唐县城西北部。倒马关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00。处倒马关故城旧址,因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。保涞公路经此。有杨继业、杨六郎父子忠节庙遗址及倒马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家子

    即今辽宁朝阳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六家子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朝阳府朝阳县有六家子镇。

  • 赵川赕

    又称渠敛赵。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东南部。宋大理改赵赕。南诏皮逻阁置赵郡,阁罗凤改为赵川赕,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凤仪镇。为南诏直辖西洱河(今洱海)区

  • 归政县

    ①南朝梁改下邳县置,为下邳郡及武州治。治所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。东魏复改下邳县。②隋开皇二年(582)置,为疆泽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西。三年郡废,县属洮州。大业三年(607)属临洮郡。唐

  • 龙州厅

    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)置,属太平府。治所即今广西龙州县。1912年升为龙州府。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。属太平府。1912年升为府,次年改为龙州县。清末是通商越南的

  • 武街

    即汉下辨县。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三十里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》 卷2: “下辨县,(武都) 郡治。一曰武街。” 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浊水又东径武街城南,故下辨县治也。” 《三国志·魏书 ·钟会传》: 景

  • 青崖关

    在今四川巫溪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宁县: “北有青崖关。”

  • 大五井子

    又名五井子、双龙城。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。旧属海伦县。1913年于此置望奎设治局。1917年改望奎县。

  • 文仙山

    一名文斤山。在今湖南新化县南一百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6宝庆府:文仙山“上有三峰,石壁峭绝。半山之间有石室, 旁有龙池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新化县:文仙山“相传晋高平令文斤得仙于此”。

  • 阿萨克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治多县东境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“塞外贡马番族”中,有“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阿萨克族”。清末民初并入安冲土司。

  • 西新桥

    在今广东惠州市城西之西湖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9惠州:西新桥“在郡之西丰湖之上。僧希固造,东坡名之曰西新桥。有诗云:‘探囊赖故侯,宝钱出金闺’。注云:子由之妇史顷入内,得赐黄金钱数十助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