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 (脩) 县
西汉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景县南十三里。东汉属勃海郡。西晋迁治今景县东九里。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名蓨县。
西汉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景县南十三里。东汉属勃海郡。西晋迁治今景县东九里。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名蓨县。
①亦作伞山。在今四川遂宁县东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3遂宁府:伞子山“在小溪县白水镇。唐大历间,有禅师跨一白驴抵此山结茅以居,环山之民,素以植蔗凝霜为业。和尚所骑白驴颇食民蔗,居民苦之,诣和尚请焉。和尚曰
北宋天圣元年(1023)置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北六十里。《宋史·刘仲武传》:熙宁中,“夏人谋犯天圣砦……如期而敌至,力战却之”。金属镇戎州。元废。
南朝宋孝建三年 (456) 析县置,属义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罗山县西。南齐改为保城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孝建三年(456年)置,治今河南省罗山县西。属汝南郡。南朝齐改名保城县
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东周廷。道通招远。民国《四续掖县志》卷1作东周廷村, 为周廷乡驻地。
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佩雷拉克。《元史·亦黑迷失传》:至元二十九年(1292),“军次占城,先遣郝成、刘渊谕降南巫里、速木都剌、不鲁不都、八刺剌诸小国”。
①在今福建福州市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00福州:长乐山“在州东六里。越时有神仙骑马来此,因名白马山。天宝六载敕改为长乐山”。②在今四川遂宁市西三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1潼川州:长乐山“在遂宁县西。形如蟠龙,
俗名香草河。在今江苏丹阳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镇江府丹阳县: 简渎在 “县南五里。《志》 云: 唐置简州,以渎名也。俗呼渎河。明景泰六年尝浚治。东北接漕河,南通延陵镇”。
清康熙二十五年(1686)设,属蒙古土谢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。
即钩湾镇。今江苏阜宁县东南三十里沟墩镇。为通盐城孔道。在江苏省阜宁县东部。面积110.7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沟墩,人口 4800。以先民立庵堂于墩台旁得名沟庵墩,简称沟墩,兴集后称沟墩镇。
即今江西玉山县西北童坊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二》: 童家坊“在玉山县西北六十里。地接徽、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