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侯官县

侯官县

①西汉置,属上郡。方位缺考,当在今陕西省北部或内蒙古境。后废。

② “侯” 一作 “候”。东汉末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。西晋为晋安郡治。隋开皇九年(589) 改为原丰县,十二年 (592) 改为闽县。唐武德六年 (623) 复分闽县置,属泉州,治所在今闽侯县东南侯官镇。八年 (625) 废。长安三年 (703) 复置,仍属泉州。贞元五年 (789) 移治今福州市,为闽州治。元和三年 (808) 又废。五年再置,属福州。五代闽龙启元年 (后唐长兴四年,933) 改为闽兴县,永和元年 (后唐清泰二年,935) 复旧为长乐府治。五代汉乾祐元年 (948) 为福州治。元为福州路治。明、清为福州府治。1913年3月和闽县合并为闽侯县。

③东汉置,为张掖属国治。治所约在今甘肃高台县境。后废。


古旧县名。侯,又作候。东汉末置,治今福建省福州市。属建安郡。西晋属晋安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为原丰县,十二年易名闽县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复分闽县置,属泉州。治今福建闽侯县驻地甘蔗镇东南侯官镇,八年废。武周长安三年(703年)又置,仍属泉州。贞元五年(789年)移治今福州市。元和三年(808年)又废,五年再置,属福州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933年)改为闽兴县,永和元年(935年)复侯官县。元侯官县与闽县同为福州路治。明、清同为福州府治。自唐贞元后,辖州、路、府治西境。1913年与闽县合并,改设闽侯县,取闽、侯官二县首字为名。1933年仍分闽侯县置,治今闽侯县西北白沙镇。1934年复与闽县合并为闽侯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齐克塔木

    一作齐克腾木。即今新疆鄯善县东七克台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吐鲁番》:齐克塔木“在纳呼西一百四十里。自纳呼西入谷口,山径崎岖,七十里就平地,又七十里至此,有水草可驻牧。有墩、有城”。

  • 龙池宫

    唐筑,故址在今山西运城市东。《寰宇记》卷46安邑县:龙池宫“唐开元八年置,傍有龙池,水流入盐池,因以为名。今古迹微存”。

  • 浩亹河

    即今甘肃兰州市和榆中县境之大通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金县: 浩亹河 “源出马寒山峡中,东流入黄河,亦曰阁门河。有阁门河桥,在县南门外。按 《汉志》,浩亹水出塞外,东至允吾入湟水,盖名同而实非也”。

  • 北辰山

    ①在今福建同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同安县:北辰山在“县东二十五里。高耸若拱北辰。上有岩,岩侧有十二龙潭”。王闽时为北镇。②在今贵州黄平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镇元府》:北辰山“颇高耸。相近又有五

  • ①西周封国,姬姓。都城在今河南郑州市。《史记·管蔡世家》: 武王 “封叔鲜于管”。即此。②春秋战国为邑。相继属郑、韩、魏。在今河南郑州市。《左传》: 宣公十二年 (前 597),楚围郑,晋救郑,攻楚,

  • 大泉塘

    在今新疆阜康市东五十里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2乌鲁木齐:阜康塘“至大泉塘五十里”。

  • 章谷委员

    1911年改炉霍屯置,属登科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南下街 (旧炉霍城)。1912年改为炉霍县。

  • 汤沟镇

    ①清置,属沭阳县。即今江苏灌南县西北汤沟镇。②即今安徽无为县东汤沟镇。清光绪《庐州府志》卷3无为州《乡镇图》:东有汤家沟。(1)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北部。面积210.7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

  • 悉宜厂

    又名悉宜大寨。清设悉宜厂。在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北四十二里大寨。佤语“悉宜” 意为迷失或糊涂的地方。过去野芭蕉多,迁徙的人多在此迷路,因名。

  • 清源店

    元置,属晋江县。在今福建泉州市旧城西肃清门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改为晋安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