伦江
即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北门江。《寰宇记》卷169义伦县:“因义伦水为县名。”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宜伦县有伦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儋州:伦水在“州北一里。源出黎母山,流合群川,绕城北西流十里为大江,至新英浦,与新昌渡水合,会海潮成港,复南经羊浦入海。《志》云,伦水沿流有四名:一曰黎水,以出黎母山也;一曰昌江, 以州旧为昌化军也;西近海滨,曰新英浦;流至海口,曰羊浦港”。
即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北门江。《寰宇记》卷169义伦县:“因义伦水为县名。”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宜伦县有伦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儋州:伦水在“州北一里。源出黎母山,流合群川,绕城北西流十里为大江,至新英浦,与新昌渡水合,会海潮成港,复南经羊浦入海。《志》云,伦水沿流有四名:一曰黎水,以出黎母山也;一曰昌江, 以州旧为昌化军也;西近海滨,曰新英浦;流至海口,曰羊浦港”。
在今新疆且末县南。北宋时地属于阗国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境。北宋时地属于阗国。
五代方镇名。前蜀置,治所在梓州 (今四川三台县)。北宋初废。五代方镇名。五代梁开平二年至乾化二年(908—912)间前蜀改剑南东川节镇为天贞军,乾化二年前蜀又改为武德军。治梓州(今四川三台县)。北宋初
元北境部族,又译兀儿速惕、乌思。在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支流乌斯河流域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乌斯:“亦因水为名,在吉利吉思东,谦河之北。”元太祖命术赤率军取其地,元世祖置益兰州等处五部断事官治之。
亦名席帽溪堡。北宋元丰五年 (1082)置,属乐共城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。《宋史·蛮夷传四》: 元丰五年 (1082),“筑乐共城、江门砦、梅岭、席帽溪堡,西达淯井,东道纳溪,皆控制要害”。不久废。
北宋天圣元年(1023)置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北六十里。《宋史·刘仲武传》:熙宁中,“夏人谋犯天圣砦……如期而敌至,力战却之”。金属镇戎州。元废。
辽清宁中置,治所在混同县(今吉林松原市东三岔河镇东北石头城子)。金废。
绵州别称。即今四川绵阳市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绵州:“郡名左绵。以绵水经其左,故谓之左绵。左太冲《蜀都赋》:于东则有左绵巴中。绵者,绵历也。”
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五十里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潍坊市东南,属北海郡。东汉初废。
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。明正统十二年(1447)置巡司于此。成化八年(1472)裁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。明正统十二年(1447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成化八年(1472年)裁。
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北四十里。海拔1803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龙门所:北高山“峻拔,经夏冰雪常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