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春秋、战国时国名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简子乃告诸子曰:吾藏宝符于常山上,先得者赏。诸子驰之常山上,求无所得。毋卹还,曰:已得符矣。简子曰:奏之。毋卹曰:从常山上临代,代可取也。简子于是知毋卹果贤,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䘏为太子。”即此。战国初,为赵襄子所灭。

②秦亡后项羽封赵王歇置,都代(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西北部,山西中部与北部,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和托克托县以东、阴山以南地区。后赵王歇改王赵(即常山), 另立陈余为代王,寻为刘邦所灭。

③汉高帝六年(前201)以云中、雁门、代三郡五十三县置,都代县(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)。十一年,将云中郡划出,增辖太原郡及由云中郡东部析置之定襄郡。徙都中都(今山西平遥县西南);一说徙都晋阳(今太原市南)。景帝三年(前154)代国唯余太原一郡。武帝元鼎三年(前114)废。


古国名。(1)春秋时立。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。战国初为赵襄子所灭。后襄子以其地封其侄赵周为代成君。秦王政十九年(前228年)攻灭赵,赵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奔代,自立为代王。后六年,又为秦所灭。(2)西汉初同姓九国之一。高祖六年(前201年)以云中、雁门、代三郡五十三县置,都代县(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)。十一年,去云中郡,以云中郡东部分置定襄郡,属代国;益太原郡,并徙都中都(今山西平遥县西南),一说徙都晋阳(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)。辖境约有今山西省离石、灵石、昔阳以北和河北省蔚县、阳原、怀安等地。汉高后八年(前180年)刘恒以代王入为皇帝,即汉文帝。其后代国疆域日削,景帝三年(前154年)惟存太原一郡地。元鼎三年(前114年)国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巢县

    南朝梁置,为土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。北周改置左阳县。

  • 盘石屿

   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,位于中建岛东北30余海里。中国渔民向称白树仔、白峙仔、白礁。1928年广东西沙考察团乘 “海瑞号” 舰到此,曾命名海瑞岛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巴徐崎。1947年改名盘石

  • 下峒砦

    在今广西荔浦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荔浦县“上中峒砦”条下:“又下峒砦在县东北(南)三十里。有城,万历十年筑。”曾设巡司于此。

  • 西藏

    在我国西南部。北面与新疆、青海接壤,东面与四川、云南接壤。西面及南面分别与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尼泊尔、锡金、不丹、缅甸等国家为邻。面积120万平方公里。古为羌、戎地,唐、宋为吐蕃地,元代为宣政院管辖的乌思

  • 唐麓岭

    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唐努山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谦州亦以河为名,去大都九千里,在吉利吉思东南,谦河西南,唐麓岭之北。”古山名。即今蒙古国西北界唐努山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唐麓岭之北,……地沃衍,宜稼,

  • 塘头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五十里塘头乡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江都县东北有塘头。民国 《江都县续志》 卷1: 里河津渡有 “塘头镇”。(1)在江苏省江都市东部、老通扬运河两岸,东邻泰州市海陵区。面积63

  • 吉万县

    隋开皇三年(583)改安民县置,属绥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绥德县东南。大业三年(607)省入上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安民县置,治今陕西省延川县延水关镇。大业元年(605年)废入上县。

  • 乌氏县

    又作阏氏、焉氏。本乌氏戎地,战国秦惠王置县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乌氏倮畜牧,“畜至用谷量马牛。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”。西汉属安定郡。东汉改为乌枝县。西晋复名乌氏县。北魏

  • 练潭镇

    即今安徽桐城县南六十里练潭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桐城县 “孔城镇” 条下: “又练潭镇在县南六十里。以近练潭为名。” 清乾隆二十八年 (1763)设巡于此。

  • 归远县

    唐贞观三年(629)置,属羁縻洪州(后改彭州)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