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人关
在今甘肃徽县东南之十里嘉陵江畔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南宋绍兴三年(1133),“金帅撤离曷入兴元府,经略使刘子羽焚其城走三泉县,吴璘退屯仙人关”。四年(1134),“吴玠率杨政、吴璘、田晟、王喜诸将与兀术战于仙人关,大败之。兀术遁去”。即此。
在今甘肃省徽县东南嘉陵江畔,为关中、汉中通往四川盆地要隘。南宋绍兴四年(1134年)吴玠、吴璘大败金兵于此,金兵从此不敢窥蜀。
在今甘肃徽县东南之十里嘉陵江畔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南宋绍兴三年(1133),“金帅撤离曷入兴元府,经略使刘子羽焚其城走三泉县,吴璘退屯仙人关”。四年(1134),“吴玠率杨政、吴璘、田晟、王喜诸将与兀术战于仙人关,大败之。兀术遁去”。即此。
在今甘肃省徽县东南嘉陵江畔,为关中、汉中通往四川盆地要隘。南宋绍兴四年(1134年)吴玠、吴璘大败金兵于此,金兵从此不敢窥蜀。
五代梁改万年县置,与长安县同城而治。治所即今陕西西安市。后唐复名万年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梁开平元年(907年)改万年县置,与大安县同城而治,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,属京兆府;唐同光元年(923年)复改万年县
北宋置,属朝邑县。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 “新市镇”条下:“延祥镇在(朝邑)县西南。今名仓头村。”
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太原府一》: 武村堡 “在太谷县东北,临象谷水,三面石崖,势极险阻,唐武德初筑,为戍守处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拉林河北岸向阳岸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五常厅:东南“一百里向阳山屯”。
又称龙潭洞遗址。在今安徽和县西北陶店乡南汪家山北坡龙潭洞。1980年发掘,发现一具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和部分下颌骨、牙齿等,在同一层位中,还发现猿人遗留的工具、骨器、角器、牙器等,以及大批动物化石。地质年
北周宣政元年(578)改北徐州置,治所在即丘县(今山东临沂市西二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新泰、临沂、费县、平邑等市县地。隋初移治临沂县(今临沂市),大业初改琅邪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沂州, 天宝元
即倒马关。又名鸿上关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倒马关乡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武灵王二十一年 (前305),“攻取丹丘、华阳、鸱之塞”。《集解》 引徐广曰: “鸱,一作鸿。” 《正义》: “本晋鸿上关。
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赐南雄州为保昌郡。治所在保昌县 (今广东南雄县)。
在今河北冀州市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冀州信都县: “东二里有葛荣坡。贞观十一年 (637),刺史李兴公开,引赵照渠水以注之。”今堙。
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南草池镇。民国 《简阳县志》 卷2: 草池堰 “又名安草。……距城五十里( 《咸丰志》)。创建 (于) 清雍正三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