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通铁路
又称平通铁路。即关内外铁路通州支线。清光绪二十七年 (1901) 修筑,从北京东便门至通州 (今通县)。全长22.8公里。
从北京市昌平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。全长805千米。1972—1977年建,1980年交付运营。途经赤峰等城市。西接京包铁路,东连大郑铁路和通让铁路,为北京与东北地区联系的通道之一。
又称平通铁路。即关内外铁路通州支线。清光绪二十七年 (1901) 修筑,从北京东便门至通州 (今通县)。全长22.8公里。
从北京市昌平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。全长805千米。1972—1977年建,1980年交付运营。途经赤峰等城市。西接京包铁路,东连大郑铁路和通让铁路,为北京与东北地区联系的通道之一。
亦作务乡。在今河南灵宝市北。《后汉书·刘玄刘盆子列传》: 更始三年 (25),更始 “使苏茂拒赤眉于弘农,茂军败,死者千余人。三月,遣李松会朱鲔与赤眉战于蓩乡,松等大败”。即此。李贤注谓蓩地 “盖在今
即今四川简阳市东北青龙观乡。民国《简阳县志》 卷2: 青龙观 “(距城) 四十里。(创建)清光绪十五年”。
即蒲华城。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不花剌”。
亦名大洪山。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4祁门县《山阜》:大共山“在县北五十里。高六十仞。与宁国府太平县分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祁门县:大共山“大共水出焉。山下旧有大共镇,元置。今废”
在今河南郑州市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七经》:太山“太水出于其阳,而东南流注于役水”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太水“出太山东平地。……世谓之礼水也。东北径武陵城西,东北流注于承水”。
在今福建清流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清流县: “金钱隘在县西北,路通宁化。”
即今河北广宗县东北三十二里件只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广宗县:东北有件只镇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置,属永顺宣慰司。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东南王村镇。清废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置,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。为土州。属永顺宣慰司。清时废。
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南四十里桥林镇。明万历《江浦县志》卷4:“石碛桥市在治西南三十里。”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江浦县:“石碛镇在城西南四十里。”
又名铜雀台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三台村。东汉建安十五年 (210) 曹操筑。唐岑参《登古邺城》 诗: “城隅南对望陵台,漳水东流不复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