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雷山
在今湖南慈利县南,与石门、桃源二县为邻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》:五雷山“在慈利县南三十里。一名雷岳山。山最高,屏障环拱于县南。有龙头岩、虎踞石、会仙桥诸胜。道水出此”。为道教名山,与湖北武当山遥相呼应,又称南武当山。
在湖南省慈利县南,与石门、桃源两县相邻。有大小山岭十余座,主峰海拔970多米。峰顶终年云雾缭绕,危崖绝壁,气势磅礴。有玉皇阁、观音堂、三清殿、关爷殿、翰林祠、紫禁宫、灵官殿、朝圣门、三天门、金殿等建筑。为道教名山,与湖北武当山遥相呼应,又称南武当山。
在今湖南慈利县南,与石门、桃源二县为邻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》:五雷山“在慈利县南三十里。一名雷岳山。山最高,屏障环拱于县南。有龙头岩、虎踞石、会仙桥诸胜。道水出此”。为道教名山,与湖北武当山遥相呼应,又称南武当山。
在湖南省慈利县南,与石门、桃源两县相邻。有大小山岭十余座,主峰海拔970多米。峰顶终年云雾缭绕,危崖绝壁,气势磅礴。有玉皇阁、观音堂、三清殿、关爷殿、翰林祠、紫禁宫、灵官殿、朝圣门、三天门、金殿等建筑。为道教名山,与湖北武当山遥相呼应,又称南武当山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分东胜卫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。次年废。
宋置,属阳江县。在今广东阳江市或阳东、阳西二县境。后废。
①北周天和六年(571)置,治所在王屋县(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)。建德六年(577)废。②唐贞观四年(630)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。八年(634)改为远州。
即今西藏西南部冈底斯山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冈底斯山“即大雪山地,阿哩地方之东北,周一百四十余里,峰峦陡绝,积雪如悬崖,山顶百泉聚流,至麓即伏,实诸山之祖脉,梵书所谓阿耨达山也”。阿耨达为清凉无热
在今湖南双峰县西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废。
在今四川合川市南嘉陵江磨下沱一带。西岸有南槽、后槽,东岸有石魁槽,故名。《元史·李进传》:己未(1259),“夏五月,宋由嘉陵江以舟师来援,始大战三槽山西”。即此。
亦名渠江口、渠口。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注入嘉陵江处。《宋史·张珏传》: 南宋末,蒙元匣刺筑马鬃等城,珏 “乃张疑兵嘉渠口,潜师渡平阳滩攻二城”。
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望海台。武帝封菑川懿王子赏为平望侯国于此。东汉废。西汉元朔二年(前127年)封菑川懿王子赏置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。东汉废入寿光县。
即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图说》 卷1: 清远县有官庄墟汛。
亦作由忒。清初于明友帖卫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马奇托瓦亚河口,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:黑龙江下游由忒河口有“由忒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黑龙江下游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