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岫山
①在今浙江德清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武康县:云岫山“在县(治今武康镇)东十里。有烟霞坞、林麓之胜,冠于境内”。
②在今广东高州市西北境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7高州:云岫山“在信宜县北(西)七十三里。上有光正侯庙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信宜县:云岫山在“县西南三十里。山高险,中有一峰耸拔,人莫能至,云常盖其上”。
③在今广东新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恩平县“天露山”条:“相近有云洞山,亦曰云岫山。旧有云岫营,亦接新兴县界。嘉靖三十五年征良塘巢,即此山也。”
①在今浙江德清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武康县:云岫山“在县(治今武康镇)东十里。有烟霞坞、林麓之胜,冠于境内”。
②在今广东高州市西北境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7高州:云岫山“在信宜县北(西)七十三里。上有光正侯庙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信宜县:云岫山在“县西南三十里。山高险,中有一峰耸拔,人莫能至,云常盖其上”。
③在今广东新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恩平县“天露山”条:“相近有云洞山,亦曰云岫山。旧有云岫营,亦接新兴县界。嘉靖三十五年征良塘巢,即此山也。”
①唐大历二年(767)置,即今湖北咸宁市。五代吴乾贞三年(929)改为永安场。②五代南唐改黄连镇为永安镇,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三里。后改为永安场。③北宋初置,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镇。以永安陵所在置镇以
即今吉林集安市西二十余里小板岔。 《北史·高句丽传》: 三国魏正始五年 (244) 讨高句丽,“幽州刺史毋丘俭将万人出玄菟讨位宫,大战于沸流。 败走, 俭追至岘, 悬车束马登丸都山,
即结树边卡。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。
北周宣政元年(578)改北徐州置,治所在即丘县(今山东临沂市西二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新泰、临沂、费县、平邑等市县地。隋初移治临沂县(今临沂市),大业初改琅邪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沂州, 天宝元
东晋义熙六年(410)刘裕筑,在今江苏南京市西秦淮河口。东晋义熙六年(410年)刘裕筑,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秦淮河口。
即今安徽肥东县驻地店埠镇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 南宋绍兴十一年 (1141),杨沂中等大败兀术于柘皋,“兀术亲率兵逆战于店步,沂中等又败之,乘胜逐北,遂复庐州”。
楚国之别称。《战国策》 卷3秦策: 张仪说秦王,“秦与荆人战,大破荆,袭郢,取洞庭、五都、江南。荆王亡奔走,东伏于陈”。即西周时楚国的别称。因其建国于荆山(今湖北南漳县西)一带,故称。
唐置,在今云南南华县东南二里土城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唐时蒙舍诏阁罗凤合六诏为一,侵俄碌,取和子城,今镇南州是也。”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东南四十里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绥山县 “隋招致生僚,于荣乐城置绥山县,取旁山名也”。
明洪武十八年 (1385) 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明宣德十年 (1435) 六月,“又迁 (威州) 于保子冈河东千户所城内”。1952年汶川县迁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