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郎庙镇
即今河南鲁山县西九十二里二郎庙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0:同治二年(1863)十二月,“下汤之西为二郎庙”。
在四川省江油市东北部。面积1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二郎庙,人口3000。清末建场,又名明镜场。场西侧山坡原有祀二郎神的古庙,故名。1950年为明镜乡,1958年为明镜公社,1983年复为明镜乡。1988年置二郎庙镇。1992年青林口乡并入。特产黄花菜、木耳、药材。有饮料加工、酿酒等厂。宝成铁路、中雁公路经此。
即今河南鲁山县西九十二里二郎庙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0:同治二年(1863)十二月,“下汤之西为二郎庙”。
在四川省江油市东北部。面积154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二郎庙,人口3000。清末建场,又名明镜场。场西侧山坡原有祀二郎神的古庙,故名。1950年为明镜乡,1958年为明镜公社,1983年复为明镜乡。1988年置二郎庙镇。1992年青林口乡并入。特产黄花菜、木耳、药材。有饮料加工、酿酒等厂。宝成铁路、中雁公路经此。
即今云南中甸县。《元史·兀良合台传》:“自旦当岭入云南境,遂至金沙江。”今云南省中甸县。《元史·兀良合台传》:“癸丑(宪宗三年,1253年)秋,大军自旦当岭入云南境。摩些二部酋长唆火脱因、塔里马来迎降
亦作化成县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)改梁广县置,为巴州、大谷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巴中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39化城县:“以县南三里化城山为名。”隋大业初为清化郡治。唐武德初复为巴州治。天宝初为清化郡治。乾元初
在今山东邹城市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邹县“距越山”条下:“又有岗山,《志》云:山分南北两冈,并高耸。”在山东省邹城市区北。以山北麓分布在长约300米俗称“狼沟”山峪中的摩崖石刻著名。北周大象二年(
古又作“罟”。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古里镇。镇西街有铁琴铜剑楼,为清道光时瞿绍基恬裕斋,曾藏书十万卷,多宋、元善本,为清末“四大藏书家”之首。
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里八濛山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张飞传》: 魏将张郃 “别督诸军下巴西,欲徙其民于汉中,进军宕渠蒙头荡石,与飞相拒五十余日,飞率精卒万余人,从他道邀郃军交战,山道迮狭,前后不得相救,飞遂破
即今河北蔚县西南四十里石门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蔚州: 隘门关 “路通灵丘、广昌二县。宋置戍守于此。明初置巡司。其东有龟峪,路通广昌县”。
北宋初置,即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铁门镇。景祐四年 (1037) 改名延禧镇。金废镇,地属新安县。明末,新安县曾移治于此。在河南省新安县西南部。面积116.5平方千米。人口7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铁门,
在今四川云阳县西长江滨。民国 《云阳县志》 卷5: 江水 “又东过盘沱,四溪口水自梨子坪北流注之。沱旁有市曰盘沱镇”。
①北魏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西。孝昌中废。北齐复置,属长宁郡。北周废。②西魏改永宁县置,属义川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南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名咸宁县。③北周改泰平县置,属平阳郡。治所在今
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白马关乡东南。 《寰宇记》 卷83罗江县: 罗山 “在县西南十里。 故老相传云: 罗公远曾隐于此。山有洞,号真人宫”。清嘉庆 《罗江县志》 卷5: 罗璝山在 “县南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