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曜石
即药洲。在今广东广州市教育路南方剧院水池内。清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卷5:九曜石“在药洲旁,南汉主刘使罪人移自太湖灵壁浮海而至者。石凡九,高八九尺或丈余。嵌嵒峍兀,翠润玲珑,望之若崩云,既堕复屹。上多宋人铭刻。一石上有掌迹、长尺二,旁有米元章(芾)诗”。明代“药洲春晓”为羊城八景之一,其后西湖渐淤塞。1988年整修药洲遗址。
即药洲。在今广东广州市教育路南方剧院水池内。清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卷5:九曜石“在药洲旁,南汉主刘使罪人移自太湖灵壁浮海而至者。石凡九,高八九尺或丈余。嵌嵒峍兀,翠润玲珑,望之若崩云,既堕复屹。上多宋人铭刻。一石上有掌迹、长尺二,旁有米元章(芾)诗”。明代“药洲春晓”为羊城八景之一,其后西湖渐淤塞。1988年整修药洲遗址。
在今福建顺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顺昌县:“龙溪桥在县南。其地左负山,右临涧,路转山坳,始与桥直。宋绍定二年寇至,官军据桥为险,与寇战, 寇败走。桥久废,今仍架木, 以通往来。”
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、郁南、罗定等市县境。隋开皇中废。
在今河北青县境。《寰宇记》 卷65沧州清池县 “故蒲领城” 条引 《水经注》 云: “今县 (按,今沧县东南旧州镇) 西北六十里漳河西岸,又有北蒲领故城,盖汉末黄巾之乱,有蒲领人流寓于此,遂立此城。”
唐方镇名。又称灵盐、灵武、灵州。唐开元九年 (721) 置,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。治所在灵州 (今宁夏吴忠市北)。《旧唐书· 地理志》: “朔方节度使,捍御北狄,统经略、丰安、定远、西受降城、东受
①东汉改县置, 属沛国。 治所在今安徽五河县西五十二里东刘集镇附近。东晋废。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析夏丘县置,为仁州治。治所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乡。贞观八年(6
即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 东南五十二里南中堡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1永年县图: 西南有南中堡。
简称江浙行省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)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置, 治所在杭州路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全省、上海市、江西省鄱阳湖以东及江苏、安徽两省长江以南地区。至元二十三年(1286)罢,三年
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街道江滨。《南齐书· 陈显达传》: 东昏侯永元元年 (499),“显达率众数千发寻阳,与胡松大战采石,大破之,京邑震恐”。《陈书·后主本纪》: 祯明三年 (589)正月乙丑朔,
故址在今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玛琅北部。13世纪初为新柯沙里国之都城,至13世纪末为满者伯夷国所并。《元史·外国列传·爪哇》:“(八节涧)上接杜马班王府,下通莆奔大海,乃爪哇咽喉必争之地。”
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南紫泥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