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山

九山

①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山刊旅”,指九州的名山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、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以会稽、泰山、王屋、首山、太华、岐山、太行、羊肠、孟门为九山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 司马贞《索隐》以汧山、壶口、砥柱、太行、西倾、熊耳、嶓冢、内方、汶山为九山。

②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迁安县:九山“下有九泉会流入于滦水,或曰以山有九叠,因名。旁有洞如团,盖容数百人”。

③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海中南韭山岛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九山。


(1)古山名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山刊旅。”指九州的名山。山名说法不一: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、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以会稽、泰、王屋、首、太华、岐、太行、羊肠、孟门为九山;《史记·夏本纪》司马贞《索隐》以汧、壶口、砥柱、太行、西倾、熊耳、嶓冢、内方、㞶(汶)为九山;《周礼·职方》以会稽、衡、华、沂、岱、嶽、医无闾、霍、恒为九山。(2)今山名。在山东省曲阜市北,跨曲阜、宁阳两市县。古称甑山,又称九仙山。山有九峰,因名。崄水源出九山。主峰海拔460米。东西走向,林木葱郁。山后有白云洞,山西有孔子石,山南有黑龙潭,山腰有玉皇阁、观音堂等。山顶有碧霞元君殿,系清康熙八年(1669年)衍圣公孔毓圻主持修建。山下有红山磷矿。(3)村名。在海南省定安县南部。属岭口镇。人口500。原称九节山。因当时此地遍长有九节树和荆凸凹棘杂草如山,故名。又因村址三面被田洋环抱,边沿处,弯弯曲曲,凸凸凹凹,颇似鸡翅,故又名鸡翼山。建国后称为九锡山。主产稻。种植橡胶较为普遍。有公路通岭口圩。古迹有原南雷村元代南建州古城遗址和南建州王官媳妇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弗利剌河

    即今伊拉克之幼发拉底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广州通海夷道:罗和异国“又西一日行,至乌剌国,乃大食之弗利剌河,南入于海”。

  • 亚?哩隔国

    古地名。为公元18世纪时对拉丁美洲各国的总称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易门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四年 (1391) 置易门守御千户所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在今云南易门县南十里南庄。清康熙七年 (1668) 废。

  • 江左

    一名江东。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, 以西为右,故江东又名江左。魏禧《日录杂说》:“江东称江左,江西称江右,盖自江北视之, 江东在左,江西在右耳。”其地本指今芜湖市、南京市间长江河段以东地区。因东晋及南朝

  • 广川郡

    ①东晋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置,治所在广川县(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)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治所在广川县(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县附近地。北齐改东平原郡。(1)西汉文

  • 袁州

    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置,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8: 袁州 “因袁山为名”。大业初改为宜春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为袁州,并以宜春县 (今宜春市) 为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

  • 即缗。今山东金乡县。《春秋》:僖公二十三年(前637),“齐侯伐宋围缗”。《穀梁传》作闵。

  • 青城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市。北宋建,为皇帝祭祀天地前后斋戒歇息之宫。南宋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》 卷10: “驾御青城斋宫。” 即此。青城有二: 一在南薰门外,为祭天斋宫,称南青城。一在封丘门外,为祭地斋宫,称北青

  • 牌湖堤

    亦名渒湖堤。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九十里渒湖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二》 宿州符离: “东北九十里有隋故牌湖堤,灌田五百余顷,显庆中复修。”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符离县有 “陴湖”。

  • 同州宫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城内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》 引《旧志》称:“西魏太师宇文泰故居。泰以同州扼关河之险,既专政,犹恒居此。闵帝受魏禅,谓之同州宫。明帝有《幸同州故宫》诗。大象二年,改名天成宫。”在今陕西省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