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乐平县

乐平县

①东汉章帝时改清县置乐平侯国,后为乐平县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。三国魏改属阳平郡。北齐省。

②东汉建安中置,属乐平郡。治所即今山西昔阳县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)废。孝昌二年(526)又改沾县为乐平县,治所在今昔阳县西南。隋属太原郡。唐属太原府,移治今昔阳县。北宋属平定军。金属平定州,兴定四年(1220)升为皋州,元初复为乐平县。清嘉庆元年(1796)废。1912年复置,属山西冀宁道。1914年改为昔阳县。

③南朝宋侨置,属钟离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东。齐属济阴郡。北魏属济阳郡。北齐废。

④本平陆县,南朝宋元嘉中移乐平县于此。北齐改乐平县,属任城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四十里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改平陆县。

⑤北齐改阳平县置,治所即今山东莘县。北周为武阳郡治。隋开皇初郡废。六年(586)复改阳平县。

⑥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饶州。治所在今江西乐平市东洺口。《元和志》卷28饶州:乐平县“南临乐安江,北接平林,因曰乐平”。九年(626)废。开元中复置,徙治今乐平市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乐平州。明洪武四年(1371)复降为县,属饶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992年改设乐平市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东汉建初元年(76年)改清县置,治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南。属东郡。晋改属阳平郡。北魏因之。北齐废。(2)东晋侨置,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南。属钟离郡。北齐废。南朝宋泰始二年(466年)薛索儿为萧道成所败,自石梁走乐平,即此。(3)北齐改阳平县置,治今山东省莘县。为武阳郡治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名阳平县。(2)古旧县名。(1)东汉末分沾县置,治今山西省昔阳县。属乐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年)废入沾县。孝昌二年(526年)又改沾县为乐平县,为乐平郡治。北齐移治今昔阳县。隋、唐为辽州治。金兴定四年(1220年)升为皋州。元初复为乐平县。清嘉庆元年(1796年)废入平定州。1912年复由平定州乐平乡析置,治今山西省昔阳县城关镇。1914年因与江西省乐平县重名,改名昔阳县。(2)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鄱阳县置,治今江西省德兴市银城畈。九年废。开元四年(716年)复置,移治长乐水口(今众埠镇铜山港口)。后迁治今乐平镇,属饶州。元升县为州,属饶州路。明复降为县,明、清属饶州府。1992年撤销,改设乐平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裕民设治局

    又称察汗托海设治局。1940年由额敏县析置,驻察汗托海 (在今新疆裕民县西)。1944年升为裕民县。又称察汗托海设治局。1940年由额敏县析置,治察汗托海(今新疆裕民县西)。1944年升县。

  • 洞口

   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北周显德四年 (957),帝攻濠州,“大破唐兵于洞口,斩首五千余级”。胡三省注: “今濠州东九十里有浮山,山下有穴,名浮山洞,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,故人疑其山为浮洞口

  • 桂宫

   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十三里长安故城中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2: “桂宫,汉武帝造,周回十余里…… 《关辅记》 云: ‘桂宫在未央北,中有明光殿土山,复道从宫中西上城,至建章神明台蓬莱山。’”《西京杂记》 卷

  • 长岐

    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。《晋书·张光传》:永兴二年(305),“江夏太守陶侃与(陈)敏大将钱端相距于长岐。……光发伏兵应之,水陆同奋,贼众大败”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兴二年(3

  • 高罗汛

    即今湖北宣恩县南五十八里高罗镇。清设外委驻守。

  • 新安关

    明置,属三万卫。在辽宁开原市西北。明《辽东志》 卷2: 新安关在 “(开原) 城西六十里庆云堡”。

  • 大苗里溪

   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南太麻里溪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“大苗里溪”等“并在州东南,入于海”。

  • 鄂山

    即崿山。在今山西乡宁县东。

  • 驿面

   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六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藤县西南有驿面巡司。后废。

  • 官寨

    ①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辽州》: 官寨 “在榆社县北,接和顺县界。四面陡绝,惟一径可登。山巅平旷,可容数百人”。②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(即小江) 北侧的坝冈附近。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