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如
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古地区名。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后,将全境划分为乌如、要如、叶如、如拉(亦作藏如拉)等四个军政区域,即乌思藏四如。乌如是藏文音译,意为“中央翼(部)”,其区域东至沃卡,南至玛拉,西至须尼木,北至沙克,以热莫且(今西藏拉萨市小招寺)为中心,大致当今雅鲁藏布江中游北面的拉萨市辖各县。吐蕃灭亡后原建制废,乌如与要如合称乌思即前藏。
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古地区名。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后,将全境划分为乌如、要如、叶如、如拉(亦作藏如拉)等四个军政区域,即乌思藏四如。乌如是藏文音译,意为“中央翼(部)”,其区域东至沃卡,南至玛拉,西至须尼木,北至沙克,以热莫且(今西藏拉萨市小招寺)为中心,大致当今雅鲁藏布江中游北面的拉萨市辖各县。吐蕃灭亡后原建制废,乌如与要如合称乌思即前藏。
古时南海之名,所指因时而异。先秦古籍或泛指南方各族居地,或指一定海域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入于南海”,其确指未详。《诗经·江汉》: “于疆于理,至于南海。”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“上会稽,祭大禹,望
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南之主田水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始兴县有修仁水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3南雄州: 修仁水 “在城南二十里。齐范云为始兴太守至此赋诗”。古水名。源出今江西省龙南县界,西流至广东省韶关市曲
在今山东东平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3须城县:“刘公桥在县东二十七里。宋武(刘裕)北伐至此造,故号之。”
又称木稀峰。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毕节卫:木稀山“崖陡峻,石磴崎岖,仅容一马,设关以守其险”。
①唐光化二年 (899) 改单州置,治所在砀山县 (今安徽砀山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砀山、河南虞城及山东成武、单县等地。三年 (900) 徙治单父县 (今山东单县南一里)。五代唐同光二年 (924) 改
即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(即小江)南侧的高楼。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。光绪《续云南通志稿》卷99土司:大塘隘土把总“管理上楼、痴戛、官寨、痴喷、把仰等夷寨”。
①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:归化江在“县西北八十里。源出永安州界仙回洞,流经废归化县,因名。东南流入于漓江”。②今越南北部之红河,以流经归化州而名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安南“有归化
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61电白县: 高凉山 “在良德县,去州十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7高州: 高凉山 “在郡东四十里。《经》云: 群山森然,盛夏如秋,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高州
又名臼城。春秋晋大夫臼季邑。在今山西运城市解州西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),晋公子重耳“济河, 围令狐,入桑泉,取臼衰”。古邑名。又作臼城。春秋晋大夫臼季邑。在今山西省永济市东北。《左传》
在今辽宁辽阳市灯塔县东。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116辽阳县: 黄堡在 “县东北六十里”。产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