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渭桥

中渭桥

秦始皇修建,初名横桥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汉初名渭桥或石柱桥。武帝后称中渭桥。《三辅黄图》卷6引《三辅旧事》云:“秦造横桥,汉承秦制,广六丈三百八十步,置都水令以掌之,号为石柱桥。”《元和志》卷1咸阳县:“中渭桥,在县东南二十二里。本名横桥,驾渭水上。”唐贞观十年(636)移至今西安市直北。五代以后,被西渭桥取代,逐渐废弃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汉长安城横门外(今西安市西北六村堡相家巷)的田野里发现了横门遗址。


本名横桥。秦始皇建。在秦都咸阳,“渭水南有长乐宫,渭水北有咸阳宫,欲通二宫之间,故造此桥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西汉名渭桥,习称中渭桥,又名横门桥,别称石柱桥。为都城长安通往北方渭河桥梁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代王“使宋昌先之长安观变,昌至渭桥,丞相已下皆迎”;《汉书·张释之传》:文帝“行出中渭桥”,皆即此。东汉末被董卓焚毁,曹操重修。东晋末刘裕又毁之,北魏修复。唐贞观十年(636年)改建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偏西渭水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四年(783年),朱泚据长安,“马燧遣其行军司马及其子彙将兵五千人入援,屯中、渭桥”,即此。唐末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兴和道

    1914年由原口北道的张北、沽源、多伦及原归绥道的丰镇、凉城、兴和、陶林合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域。治张北县(今河北张北县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卓资、凉城以东,多伦、沽源(今属河北)以西,察哈尔右翼中旗、商

  • 郭村

    ①即今江西万载县南郭村。明嘉靖 《袁州府志》 卷2万载县: 郭村铺 “南路入宜春”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5: 万载县南有郭村铺。②即今陕西旬邑县西郭村。1934—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永红县

  • 特尼河

   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北之格尼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诺敏河” 条: “特尼河在布特哈西北四百四十里。……流会诺敏河。”

  • 广午山

   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北九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普安州:广午山“林木郁茂,下有小溪流入山穴”。

  • 大夹岭

   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七塘乡。《宋史·苏缄传》:熙宁中,交阯入寇,围邕州,张守节救援,“守节皇恐,遽移屯大夹岭, 回保昆仑关。猝遇贼,不及阵,举军皆覆”。明置大夹铺。

  • 龙安驿

    北宋庆历中置,在今江西安义县东北三十里。元废。

  • 浮图川

    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以东之平原。一说指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址附近河流。《旧唐书·回纥传》:贞元六年 (790),“葛禄乘胜取回纥之浮图川”。即此。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以东的平原,一说指今吉木萨尔县北

  • 磁石山

    在今广东阳春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8南恩州: 磁石山 “在阳江 (春) 县南五里。山中出磁石。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春县: 磁石山在“县东南三里。一峰特起,四面平陂。产磁石”。

  • 鸽湖山

    在今江西安福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1吉州: 鸽湖山 “在安福县北六十里。有雁峰、白鹤峰、石人峰、三渡桥、桃花洞,景物幽绝,有唐人留题”。

  • 太原城

    即舜井城。在今安徽东至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2池州:南太原郡城“在贵池县西九十里。《舆地志》云:梁大同年置,隋开皇九年废。今建德亦有太原城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建德县:太原城在“县南四里……梁武帝时,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