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河

中河

①即今江苏宿迁市至淮阴市间废黄河北岸一段运河的前身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由河道总督靳辅主持开凿。河身在当时黄河北岸缕、遥两堤之间。起自宿迁市西张庄运口,经骆马湖口,历桃源县(今泗阳县),至清河县(今淮阴市西南废黄河北岸)西仲家庄建石闸与黄河相通为运口。三十八、九年总河于成龙弃中河桃源县以下半段,以北堤为南堤,另筑北堤,称新中河。后又因新中河三义坝(今泗阳县东南)以北河身浅狭,改用旧中河,与新中河合为一河。重加修筑,运道称便。

②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之中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东乡县:“前、中、后三江为通川江上流, 自太平入,至城东合流入达县。”源出城口县西庙坝镇,西南流入宣汉县,于普光场西与后河合流,西南流于县城东与前河合,始称州河。


古水名。今江苏省宿迁市至淮安市间废黄河北岸一段运河的前身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由河道总督靳辅主持开凿。河身在当时黄河北岸缕、遥两堤之间。起自宿迁市西张庄运口,经骆马湖口,历桃源县(今泗阳县),至清河县(今淮安市西北废黄河北岸)西仲家庄建石闸与黄河相通为运口。又自仲家闸分中河东流经安东县(今涟水县),转东北由潮河入海,名下中河;用以分泄黄水,因兼盐运之利,故又名盐河。二十七年正月竣工。自后南来粮船北上,出南运口后,行黄河数里,即入中河,直达张庄运口,避开了黄河一百八十里风涛之险。三十八年和三十九年总河于成龙弃中河桃源县以下半段,以北堤为南堤,另筑北堤,称新中河。后又因新中河三义坝(今泗阳县东南)以北河身浅狭,改用旧中河,与新中河合为一河。重加修浚,运道称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隘镇

    北宋置,属修仁县。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》: 南隘关 “在修仁县西南四十里。亦曰南隘口。《九域志》: 修仁县有南隘镇,即此。《旧志》: 内外十排,东界石墙堡,南北界雒容、象州、永福,皆

  • 西路中左翼末旗

   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左翼末旗。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木伦。

  • 南昌县

    ①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置,为豫章郡治。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东。南朝陈移治今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。隋改名豫章县。唐宝应元年 (762) 又改名钟陵县,贞元中复名南昌县,为洪州治。治所即今南昌市。五代

  • 玛达呼城

   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南芦河镇附近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记》卷2:“齐齐哈尔东南通肯河上,有玛达呼城。”

  • 阶州

    唐景福元年(892)改武州置,治所在皋兰镇(今甘肃康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都、康县等地。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迁治福津县(今武都县)。元又移治柳树城(今武都县西北七十里角弓乡柳树城)。明洪武四年(

  • 新田城

    明嘉靖四十四年 (1565) 筑,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大庾县: 新田城,“ 《城池志》,庾岭北四十里为新田城”。

  • 宜湘镇

    北宋置,属清湘县。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宜湘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北。北宋属清湘县。

  • 石笋街

    唐宋时成都城街道之一。相当今四川成都市红光中路石笋街一带。《全蜀艺文志》卷38唐刘禹锡《新修福成寺记》:“益州石门街大逵坦然,西驰曰石笋街。”因街有挺然耸峭石二株得名。杜甫《石笋行》:“君不见益州城西

  • 仙居岭

    即上朱岭。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境。

  • 斗子山

   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大寅县:“旧治斗子山,后移治斗坛口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88蓬州:斗子山“在蓬池县东北三十里。山势方平,如覆斗。……上有龙教院,有天生池,千岁再生柏,李特读书台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