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两河

两河

①地区名。(1)战国、秦、汉时,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,经山东西北隅,折北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,略呈南北流向,与上游今晋、陕间的自北向南流的一段东西相对,当时合称“两河”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两河间曰冀州。”郭璞注:“自东河至西河。”(2)唐安史之乱后,合称河北、河南两道为“两河”,是当时割据藩镇的集中之地。《旧唐书·张茂昭传》:“自安史之乱,两河藩帅多阻命自固,父死子代。”(3)宋代合称河北、河东地区为“两河”。《宋史·李纲传》:“莫若于河北置招抚司,河东置经制司,……宣谕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两河于敌国之意。”

②水名。在今陕西商南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商南县:两河“西入雷家湾,东出金斗沟,斜流百余里。自雷家湾以下名上两河, 自徐家店以下名下两河”。


古地区名。(1)战国、秦、汉时,黄河自今河南省武陟县以下东北流,经山东省西北隅,折北至河北省沧县东北入海,略呈南北流向,与上游今晋、陕间的自北南流的一段东西相对,当时合称“两河”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两河间曰冀州”。郭璞注:“自东河至西河”。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》:“两河之间为冀州”。(2)唐安史之乱后,合称河北、河南两道为“两河”,为当时割据藩镇的集中之地。《新唐书》专为藩镇中割据最久的魏博、成德、卢龙、淄青、沧景、宣武、彰义、泽潞八镇作《藩镇传》,除泽潞外,七镇俱在“两河”。《旧唐书·张茂昭传》:“自安、史之乱,两河藩帅多阻命自固,父死子代。”(3)宋合称河北、河东地区为“两河”。《宋史·李纲传》:“莫若于河北置招抚司,河东置经制司,……宣谕天子恩德所以不忍弃两河于敌国之意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幽都县

    唐建中二年 (781) 分蓟县地置,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。《尚书· 尧典》: “宅朔方,曰幽都。” 孔传: “北称幽……都谓所聚也。” 因得名。与蓟县同城而治,为幽州治所。辽会同初又为幽都府治。开泰元

  • 马头关

    在今浙江德清县南马头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武康县:马头关在“县(治今武康镇)南三十里。路出余杭,为往来之径道”。

  • 涅县

    东汉改涅氏县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。北魏永安二年 (529)改为阳城县。古县名。又作涅氏县。西汉以涅邑置,治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故城镇。属上党郡。北魏永安中改为阳城县。

  • 苏家咀

    即今江苏淮安市东北六十三里苏咀镇。《明史·河渠志三》:崇祯二年(1629)“淮安苏家咀、新沟大坝并决,没山、盐、高、泰民田”。即此。

  • 代哈泊

    又名大海泊、威宁海。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。清光绪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丰镇西北有代哈泊。

  • 勾阑山

    即勾栏山。今加里曼丹西南之格兰岛。《元史·史弼传》:至元三十年(1293),“至东董、西董山、牛崎屿,入混沌大洋橄榄屿,假里马答、勾阑等山”。

  • 南中府

    北魏太和十八年 (494) 改郢州置。治所在南安县 (今河南叶县南)。东魏天平初改为南安郡。北魏太和中改郢州置,治今河南省叶县南。东魏天平初改置南安郡。

  • 春秋时国。在今湖北应城市西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一年 (前701),“楚屈瑕将盟贰、轸”。后为楚所灭。古国名。春秋小国。在今湖北省应城市西。《左传》桓公十一年(前701年):“楚屈瑕将盟贰、轸”,即此。

  • 吕王城

    ①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六十六里吕王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黄安县“双城镇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北五十里有吕王城。其西五里即金局关也。皆县境设险处。”②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州镇东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蕲州

  • 永福山

    在今广西永福县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62永福县:“永福山在邑界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福县:永福山“县因以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