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蠡河
在今江苏宜兴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一》 “西蠡河”条:“又有东蠡河,在荆溪县东十五里。北接余皮渰,东南入于太湖,宋咸平中浚。”
在今江苏宜兴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一》 “西蠡河”条:“又有东蠡河,在荆溪县东十五里。北接余皮渰,东南入于太湖,宋咸平中浚。”
唐南诏置,为银生节度驻地。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。为南诏对婆罗门、波斯、阇婆、勃尼、昆仓等处贸易之所。南诏时筑,即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。曾置银生节度于此。为南诏南方重镇和对婆罗门、
即今山西广灵县南之壶流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代郡平舒县:“祁夷水北至桑干入沽。”
唐贞观四年(630)置,属南平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。八年(634)属霸州,十三年(639)废。
一名舂陵水。源出今湖南新田县西北舂陵山,东南流折东北,经桂阳县北入耒阳、常宁二县市间,入湘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桂阳郡耒阳县: “舂山,舂水所出,北至酃入湖。” 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舂水 “上承营阳舂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属湖北省。治所在恩施县 (今湖北恩施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西南部建始、宣恩二县以西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置,治恩施县(今市)。属湖北省。辖境约当今湖
又作拉耳塘、拿塘、拉当。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西南那当。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“扎什伦布转西至拉尔塘。”
即莲峰山。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陇西县:马鹿山“在府南八十里。四围石崖甚险,戍守要区也。又莲花山亦在府南八十里,与马鹿山并峙。有五峰并列。《通志》以为即马鹿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
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。谷长四百余里,为关中与汉中之间交通要道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爽传》:正始五年 (244),“爽乃西至长安,大发卒六七万人,从骆谷入”。《元帝纪》: 景元四年 (263),“又命镇西将
西汉武帝时凿。在今陕西周至县西。另说在今陕西岐山县东、扶风县西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 师古引如淳曰:“音韦,水出韦谷”,因名。同书《沟洫志》:“关中灵轵、成国、ᖡ
一名大延川。即今甘肃宁县东湘乐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宁州: 奢延川在 “州东百里。一名大延川。自横岭流至襄乐故城,又西流至城南,合九龙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