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恒农郡
北魏太和中置,治所在西城县(今河南内乡县西北)。西魏改为武关郡。
北魏太和中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境。辖境不详。西魏改为武关县。
北魏太和中置,治所在西城县(今河南内乡县西北)。西魏改为武关郡。
北魏太和中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境。辖境不详。西魏改为武关县。
即今天津市西郊杨柳青镇。位于南运河畔,有水运交通之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静海县“小直沽”条载:“《志》云,出县北五十里为杨柳青。”清置杨青巡司、杨青水驿、杨青马驿于此。以年画著名于世。区片名。在天津市
东汉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单县东北。西晋废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“按古有西防城,在县西,其南即单县境。本春秋时宋防邑地,后谓之西防城。后汉置防东县。在西防之东,故名。”古县名。东汉顺帝、桓帝时置
即今贵州榕江县东北乐乡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“朗洞铺”条下:又有“乐乡铺”等皆戍守处。
元德州治所。在今四川德昌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德州:“在(德昌)路之北。其地今名吾越甸,城曰亦苴龙……元至元十二年立千户,十三年改为德州。”
唐末、五代汴州城北军事要地。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二十里。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张归厘传》:唐光启三年(887)秦宗权围攻汴州,“张晊以数万众屯赤”。又《葛从周传》:“至大梁,不解甲,径至板桥
南宋景定二年(1261)改泸州置,治所在神臂崖城(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老泸)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)复名泸州。南宋景定二年(1261年)改泸州置,治泸川县(今四川泸州市)。属潼川府路。辖境相当今
北宋置,属延川县。在今陕西子洲县西南淮宁河畔。元符二年 (1099) 改属绥德军。金正大三年 (1226) 升为绥平县。
西汉置,属济阴郡。治所即今山东菏泽市西三十里吕陵镇。吕后置吕国,都于此,故名吕都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菏泽市牧丹区西吕陵镇。吕后封吕产为王,置吕国,都此。东汉初废入冤句县。
在今陕西略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略阳县: 桑林戍,“ 《志》 云: 五代唐末,兴州所领有三泉、西县、金牛、桑林等戍。清泰初,兴州刺史刘遂请悉集戍兵还洛,于是散关以南城镇,无复守御,悉为蜀人所有”
又作渤澥。即今渤海及东海部分海域。南朝梁萧统 《文选》 卷7司马相如 《子虚赋》: “浮渤澥,游孟诸。” 《史记· 司马相如列传》 作勃澥。裴骃 《集解》: “ 《汉书音义》 曰: 海别枝名也。” 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