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岛
即今福建东山县东山岛。清乾隆《铜山志》旧序称:“铜山者,明防倭之水寨也,环海为区,屹立于五都之东,始称曰东山。”故铜岛亦称东山岛。
在福建省东南海上。属东山县。面积192.5平方千米。最高点海拔274米。原与大陆相连,后地壳断裂下降,与大陆分裂成岛屿。1961年修建海堤,成为人工半岛。盛产花生、甘蔗、林木等。附近海域为重要渔场。主要港口为东山港。有风动石、石斋等名胜古迹。
即今福建东山县东山岛。清乾隆《铜山志》旧序称:“铜山者,明防倭之水寨也,环海为区,屹立于五都之东,始称曰东山。”故铜岛亦称东山岛。
在福建省东南海上。属东山县。面积192.5平方千米。最高点海拔274米。原与大陆相连,后地壳断裂下降,与大陆分裂成岛屿。1961年修建海堤,成为人工半岛。盛产花生、甘蔗、林木等。附近海域为重要渔场。主要港口为东山港。有风动石、石斋等名胜古迹。
明洪武二十七年 (1394)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巴汝乡西南雅砻江东岸打罗村。后废。
①北魏置,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。隋开皇初废。②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邢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青山村。《元和志》 卷15青山县:“县界有青山,因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 废。唐武德元
一名月氏都督府。唐龙朔元年(661)于吐火罗国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阿缓城(今阿富汗喀布尔北昆都士)。8世纪中期废。唐龙朔元年(661年)置于吐火罗境内阿缓城。在今阿富汗东北部昆都士附近。属安西都护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阳城县置,属沁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南五里阳城村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 属韩州。九年(626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阳城县置,治今山西省武乡县
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)改邛部川安抚司置,属建昌路。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属建昌府。永乐元年(1403)改为邛部长官司。大理置,治今四川省越西县东北。属建昌府。元属
①在今河南南阳市西郊卧龙岗。魏晋时始建祠于此。宋、元遭兵燹。今祠为明正统以后重建。主要建筑有山门、大殿等。后有草庐、小虹桥、梁父岩、抱膝石、躬耕亭、古柏亭、三顾堂、野云庵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将西院
又作离枝、泠支、不令支。春秋、战国时国。在今河北迁安县西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遂北伐山戎,刜令支,斩孤竹而南归。”秦置为令支县。古国名。又作冷支、离支、离枝、令疵、不令支。在今河北省迁安市西。《国语·齐
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汐止镇。清同治《淡水厅志》卷2:蜂仔峙“又下十里许为水返脚,谓湖涨至此也”。
古代西藏族部名。即象雄。古译称羊 (扬)同,分为大羊同、小羊同二部,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之拉达克地区,小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南部扎达、普兰等县境。
五代南汉置,治所在石康县 (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石康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县东部及广东廉江县部分地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废。五代南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常乐。辖境相当今合浦及广东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