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郭罗克车木塘寨
简称上郭罗克司。在今青海达日县东南。清康熙六十年(1721)置上郭罗克车木塘寨土百户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90: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, 提督岳钟琪等讨郭罗克,破下、中郭罗克,“乘势复抵上郭罗克插六等寨,寨目旦增等绑缚首恶假并贼从格罗二十二名以献”。即此。
简称上郭罗克司。在今青海达日县东南。清康熙六十年(1721)置上郭罗克车木塘寨土百户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90: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, 提督岳钟琪等讨郭罗克,破下、中郭罗克,“乘势复抵上郭罗克插六等寨,寨目旦增等绑缚首恶假并贼从格罗二十二名以献”。即此。
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大面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华阳县:大面铺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为成都东出大道。
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时期在西藏全境建置名。吐蕃建政后,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称为“如”的军政区域,即乌如(中央翼)、要如(左翼)、叶如(右翼)、如拉(分支翼)等,吐蕃灭亡后如亦不存
蒙古至元七年(1270)改北京路置,属辽阳行省。治所在大定县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)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为武平路,后复为大宁路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老哈河和奈曼旗以南,辽宁医巫闾山、大凌河以西
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。《周书·宣帝纪》:大象二年(580),“行幸同州……自应天至于赤岸泽”。即此。今湮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。《周书·宣帝纪》:大象二年(580年),宣帝行幸同州,“自应门至于赤岸泽,
即三鳣堂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东汉杨震之讲堂。又称三鳣堂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。东汉杨震隐居、教授于此。
一作淯阳县。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六十里。西晋属南阳国。东晋为淯阳郡治,后仍属南阳郡。孝武帝避简文帝讳,改为云阳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、白河西岸。属南阳郡。三国时又作淯
①指青衣江,在今四川西部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蜀郡青衣县:“《禹贡》蒙山溪大渡水东南至南安入渽。”②一作大度水。指今四川西部雅砻江支流鲜水河。《水经·若水注》:“若水东南流,鲜水注之,一名州江。大度水出徼
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南四十里,今名卤泊滩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奉先县:“有卤池二。”光绪《蒲城县新志》卷1:西卤池“在县西南四十里,即明斗村之高春渚,池遇旱不涸,乡人取水熬盐,供一方用”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南麓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圣因寺“在钱塘县孤山南。即江浙臣民所建圣祖仁皇帝行宫。雍正五年改寺”。寺内文澜阁庋藏《四库全书》一部。
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琼州府会同县: “东有调嚣巡检司,治端赵都,寻迁县东南南沧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