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上郡

上郡

①战国魏文侯置,秦代治所在肤施县(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七十五里鱼河堡附近)。西汉时辖境相当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乌审旗等地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)废。

②隋大业三年(607)改鄜城郡置,治所在洛交县(今陕西富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富县、甘泉、洛川、黄陵、黄龙等县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)废。

③唐天宝元年(742)改绥州置,治所在龙泉县(今陕西绥德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绥德、清涧、吴堡三县和子长、子洲二县部分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绥州。


(1)战国魏文侯置。秦治肤施县(今陕西榆林市东南)。汉高祖元年(前206年)改翟国,寻复故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等地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年)废。秦蒙恬统兵三十万屯此以御匈奴。东汉初铜马等农民军在此立孙登为帝。(2)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鄜城郡置,治洛交县(今陕西富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甘泉、富县、洛川、黄陵、黄龙等县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鄜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复改上郡,辖境缩小,约当今富县、甘泉县东南部、洛川县北部和黄陵县一小部分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改鄜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水铺

    明置,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北二十五里赤水乡。明诗人杨慎过此,写有《赤水铺》诗。

  • 靖远营

    清雍正六年 (1728) 置,属建昌镇。即今四川喜德县 (甘相营)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二》: 靖远营 “在冕宁县东。地名乾县。为诸夷门户。本朝雍正六年筑城,周三里有奇,设游击驻防”。

  • 小南门

    即唐高骈所筑成都罗城之万里桥门。南宋陆游《夜登小南门城上》,即此门。在《江上散步寻梅诗》中有“明朝更出小南门”, 自注曰:“万里桥门,一名小南门。”

  • 子云山

    又名紫云山。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岷江岸边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子云山“在犍为县南五里。《旧经》云:子云隐居之地,下有杨雄滩”。南宋末建城山上, 曰云子城。嘉庆《犍为县志》卷2:子云山在“县南二十

  • 子文镇

    即今河北安平县西二十里大子文乡。清于此设子文店堡。

  • 西澳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城区南部南濠街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西澳“在城南,宋景德间,经略使高绅所开。《志》云,城中旧有六渠,回环贯串,皆汇流于西澳,亦谓之南濠,其后屡经修浚。嘉定三年,陈岘复疏

  • 虾岐山

    清属定海县。即今浙江舟山市南海中虾峙岛。

  • 三原县

   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。永安元年(528)移治清水峪(今三原县西北),为建忠郡治。北周属冯翊郡。隋属京兆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废。六年复置,属北泉州。治

  • 桃李镇

    又名桃林镇。即今江苏东海县西桃林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海州西境有 “桃李”。

  • 夏家店

    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。1960年在此发现典型的中国北方青铜器时代早期文化夏家店遗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