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瞻对茹长官司
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北上占区(曲玛龙),一说在县西北雄龙西乡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。
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北上占区(曲玛龙),一说在县西北雄龙西乡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。
①清置,属灵石县。即今山西灵石县西南十五里夏门镇。②即今山东临邑县东南夏口镇。清同治 《临邑县志》 卷2: 夏口镇在 “城东南,距城四十里”。
在今贵州镇远县西三十里油榨关崖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镇远县:云根五窍泉“在府西油榨关岩下。五窦并出,行者藉以济渴”。
又称关帝庙。俗名陕西庙。在今四川自贡市内解放路大街。系清代陕西盐高修建的同乡会馆。始建于清乾隆元年(1736),历时十六年建成。建筑宏伟,造型奇特,雕刻精美,设计精巧。把若干不同形制的屋顶组合起来,构
①指今吉林松花江上游二道江之上下两江口。一在安图县西南,为大沽江注入二道江处,称为上两江口,即今两江镇;一在今吉林靖宇县东北,头道江与二道道江合流处,为下两江口,今两江口村。民国《桦甸县志》卷2:“二
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北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独立纪》: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, 日军侵台时,台湾军民迎战日军,“提督陈罗统翊安军备四草湖”,即此。原为岸外沙洲,今已陆化。镇海小学内有四草炮台等遗迹。
一作乌斯藏。元、明两代对西藏前后藏的称谓。Dbus译为乌思(清译为卫),指前藏。Gtsang译为藏,指后藏。元属乌思、藏、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,明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。又作乌斯藏。元、明两代
唐大历中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北红水河北岸。北宋天禧四年 (1020) 改为迁江县。唐大历中置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西南迁江镇北、红水河北岸。北宋天禧四年(10
在今山东曹县西北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得宝鼎宛朐。” 即此。秦置宛朐县。亦作冤句。
明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置,属碣石卫。即今广东汕尾市东南捷胜镇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今广东省海丰县东南捷胜。属碣石卫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裁。
在今甘肃镇原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元三年(787),吐蕃“尚结赞遣其属论泣赞来言:‘清水非吉地,请盟于原州之土梨树;既盟而归盐、夏二州。’上皆许之。神策将马有麟奏:‘土梨树多阻险,恐吐蕃设伏兵,不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