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京路
金天眷元年(1138)置,治所在会宁府(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)。正隆二年(1157)改名会宁府路,大定十三年(1173)复名上京路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,乌苏里江、松花江、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。金末废。
金天眷元年(1138年)置,治会宁府(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)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,乌苏里江、松花江、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。正隆二年(1157年)改会宁府路,大定十三年(1173年)复旧。蒙古废。
金天眷元年(1138)置,治所在会宁府(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)。正隆二年(1157)改名会宁府路,大定十三年(1173)复名上京路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,乌苏里江、松花江、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。金末废。
金天眷元年(1138年)置,治会宁府(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)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,乌苏里江、松花江、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。正隆二年(1157年)改会宁府路,大定十三年(1173年)复旧。蒙古废。
①五代晋天福初改郴县置,属敦州。治所即今湖南郴州市。后汉乾祐初复名郴县。②清光绪七年十二月 (1882年1月) 析宁古塔副都统辖地置,属吉林府。治所在敖东城 (今吉林敦化市)。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
在今陕西澄城县南五十里伏龙里。唐置折冲府于此。
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浯屿岛。《明通鉴》: 嘉靖二十八年 (1549),“是时浙江通番出入于宁波定海间,闽人通番出于漳州浯屿间”。《明史·和兰传》:天启中,和兰 “出没浯屿、白坑、东椗……甲洲间,要求互市
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新市县置,属九门县。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新城铺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元和五年 (810),“诸军讨王承宗者久无功,白居易上言,以为 ‘河北本不当用兵,今既出师,承璀未尝苦战,已
明置,属侯官县。即今福建福州市东鼓岭。昔为戍守要地。
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什拉召附近。《元和志》卷4夏州朔方县:什贲故城“在县理北,即汉朔方县之故城也……什贲之号,盖蕃语也”。什,又作十(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)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北什拉召附近。《周书
元泰定帝二年(1325)置,属宣政院。治所在参卜郎(在今四川理塘县北)。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:泰定二年(1325),“(正月)戊申,以乞剌失思八班藏卜为土蕃等路宣慰使都元帅,兼管长河西、奔不儿亦思刚、察
①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台湾县(今台湾省台南市)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。光绪元年(1875)以后缩小。十一年改属台湾省。十三年改名台南府。②清光绪十三年(1887)置,属台湾省。治
唐置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凉伞乡。后废。清置晃州巡司于此。唐置,治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凉伞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部和贵州省三穗县东部、玉屏侗族自治县南
即今辽宁北票市西南顾洞河,为大凌河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 固都河 “在朝阳县北。自石罅中流出,行五里伏入地,又六十里涌出,南流六十里,会喀喇托欢泉入大凌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