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阳镇

三阳镇

即今江苏海门市东六十里三阳镇。清光绪《海门厅图志》卷9有三阳镇。


(1)在江苏省海门市东部。面积40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阳,人口1万。传有扬州、徽州、宁波三户客商在此开店,为使经商兴旺发达,取“三阳开泰”之意而名。1949年为三阳乡,1957年南阳、占先、启珍、同济等乡并入。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为乡,1986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豆类等。有纺织、电子、机械、化工、建材、玩具等厂。常聚等公路经此。(2)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东北部。面积104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阳,人口3110。因三条小溪汇于村西,雨季河水汪洋,名三洋。后建南北向三孔石桥,朝阳斜射,水中现三日影,遂称三阳桥。村以桥名。1949年设三阳等乡,1958年设三阳公社,1983年改乡,1992年改设镇。为市粮食重点产区,特产蓖麻、夏布。有酌江水库。有煤矿及水泥、砖瓦、塑料、夏布、建筑、食品、酿酒等厂。有夏布批发市场。320国道和三水、三杨等公路经此。(3)在湖北省京山县北部、高关水库东北侧。面积23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阳,人口 2670。传其地有太阳山、太阳石、太阳寺,故名三阳。解放初为第五区。1958年属宋河公社,1975年设三阳公社。1984年置三阳镇。大富水流经全境,大部为山地丘陵。主产稻。盛产香菇、板栗、银杏。有机械、家具、油漆、橡胶、鞭炮、服装、印刷等厂。有公路通新市。古迹有王匡、王凤领导的绿林军屯兵之地三王城遗址。(4)在陕西省平利县西北部。面积182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泗王庙,人口750。1996年朝阳、湖河、良西三乡合置三阳镇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稻,盛产茶叶、木耳、生漆、蚕茧、烤烟、芝麻、花生、苎麻及木材。为附近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接316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柳树堡

    明置,属甘州前卫。在今甘肃临泽县北。《皇明职方地图》 甘肃边镇图有柳树堡。

  • 安乐山

    ①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宝塔山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4余杭县:“安乐山在县东二里。高一百五步,周回五里。耆老云:钱氏之子于此筑庵,养疾而愈,故号安乐。”②又名合江山、少岷山、笔架山。在今四川合江县

  • 博安县

    三国魏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县西。《水经·泄水注》: “博安县,《地理志》 之博乡县也。王莽以为杨陆矣。泄水自县,上承沘水于麻步山,西北出,历濡溪,谓之濡水也。” 西晋废。古县名。三国魏置,治

  • 柏香镇

    即今河南沁阳市西三十里柏香镇。《清一统志 ·怀庆府》 作 “柏香镇”。在河南省沁阳市西南部。面积53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柏香,人口 5830。传古有柏树林,香气四溢,故名。金置镇。

  • 宋都思

    元代西藏地名。在今西藏日喀则市境。《汉藏史集》(藏文版)载:元朝设宣政院,在藏(即后藏)置驿站四个,宋都思为藏四大驿站之一。

  • 蛤不烂

    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那曲县桑雄区北。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阁川驿……百三十里至蛤不烂驿。”

  • 嘉应府

    清嘉庆十二年 (1807) 改嘉应州置,治所在程乡县 (今广东梅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、兴宁、五华、平远、蕉岭等市县地。十七年 (1812)复改为嘉应州。清嘉庆十一年(1806年)升嘉应州置,治程

  • 胡甲水

    亦名侯甲水、护甲水。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百里。西北流径祁县南,折而西南流至平遥县西南入汾水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 侯甲水 “发源祁县胡甲山,……西北径中都县故城南,……又西北入邬陂,而归于汾流矣”。

  • 南浦亭

    唐建。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桥步门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6隆兴府: 南浦亭 “在广润门外。下瞰南浦,往来舟舣于此。在唐固已有之。王荆公诗云: 南浦随花去,回舟路已迷。暗香无觅处,日落画桥西”。明置南浦

  • 栖霞县

    金天会二年 (1124) 伪齐刘豫置,属登州。治所即今山东栖霞县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1 “艾山” 条下: “栖霞县本以山得名。” 明、清属登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改属东海道。1928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