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花山
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通江县:三花山“在县东北七里”。
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通江县:三花山“在县东北七里”。
即宝鼎山。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北三十里。山上有宝顶寺。在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。山上多佛像石刻,风景幽丽。参见“宝顶山摩崖造像”。
在今河北顺平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》:坛山“在完县西二十五里,与马耳山相接。有金龙、桃花二洞,与马耳山洞地穴相通。洞前阔仅丈余,壁立百仞,上透青霄。其石温润如玉,有龙蛇之状。云兴辄雨”。
在今山东临清市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临清州: 渡口驿 “其地为清河、夏津两县之交,漕舟所经,因置驿于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临清州》 作“渡河水驿”。
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灵川县: 南北堰,“ 《志》 云: 去城 (今三街镇)皆三里,灌田二千余顷”。
在今云南剑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剑川州:大桥头河“在州东二里。古名合惠尾江,南流入剑川湖。每遇洪潦,辄泛溢害稼”。
①即今浙江宁波市城区月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“日湖”条下:“(府)治西南又有月湖,周七百三十丈。”原曾有大、小二湖,拆明州之“明”而名日、月二湖,今日湖已堙。月湖中尝有十洲胜景,今辟为公园。②在
即荆山洞。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太极洞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4广德军:冯家洞“在先春门外七十里,又名荆山洞”。
亦作朗噶孜、那噶尔孜、拉噶孜、纳噶尔宗、浪卡子宗。即今西藏浪卡子县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《程站》: “白地至亚喜尖,或挞鲁尖,浪噶子宿,计程一百五里。”
北宋皇祐中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上映乡。元属镇安路。明洪武五年(1372)废为上映洞,万历三十二年(1604)复升为上映州,属思恩府。清雍正七年(1729)改属镇安府。1917年并入向都县。
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北三陵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》: 赵三王墓 “在邯郸县西北二十里,亦名三王陵。三王,惠文、孝成、悼襄也。俗呼为陵台。今其地即名为三陵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