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河屯
亦作山河屯。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南山河镇。当呼兰河(细鳞河)注入拉林河处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五常厅:南“五十里山河屯镇,分防经历驻此”。
亦作山河屯。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南山河镇。当呼兰河(细鳞河)注入拉林河处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五常厅:南“五十里山河屯镇,分防经历驻此”。
在今江苏镇江市东焦山上。本名普济寺,南宋景定中重建,改名焦山寺。《宋史·高宗纪三》:南宋建炎三年 (1130),“金人至镇江府,韩世忠屯焦山寺邀击之”。即此。清康熙二十三年 (1684) 改名定慧寺。
西汉置,属敦煌郡。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。因县界冥水为名。西晋元康五年 (295)改属晋昌郡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因县界冥水为名。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,一说即今苦峪城(锁阳城)废墟。属敦煌郡
①在今江苏泰州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一》 引 《旧志》: “宋绍兴时,开东西市河垒土而成,因州为名。”②在今山东泰安市北。号称东岳。又称岱山、岱岳。古称岱宗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 “泰山岩岩,鲁邦
一作渑池。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 赵惠王二十年 (前279),“与秦会黾池,蔺相如从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渑池。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赵惠文王二十年(前279年
在今河南尉氏县城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开封府尉氏县:“阮籍台在县东南二十步。籍每邀名贤携酌长啸登此也。”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南,位于滨湄滩南13海里。东西长10海里,南北宽3.6海里。低潮时有部分礁石露出海面。中国渔民向称三筐或三匡。1910年 《东方杂志》 载 《广东西沙群岛志》称为浪花礁。1
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百余里大涤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洞霄宫 “汉元封三年,于大涤洞投龙简为祈福所。唐弘道初建天柱观,乾宁二年钱镠重建。宋祥符中改今名。凡宰执大臣去位者咸以提举洞霄宫系衔”。为天
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置,属邛州。治所在始阳县 (今四川雅安市西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、名山、卢山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蒙州置,治所在立山县 (今广
在今安徽颍上县北十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颍州颍上县:阳台湖“有东西二水,异源沙河,合流经阳台下,湖因以名。亦曰东西阳台湖。物产甚多, 民获其利。下流通于淮河”。
在浙江省泰顺县南部。面积37.06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门楼坳,人口 6800。1949年属大安乡,1952年分为西洋、屿洋乡,1956年合置西洋乡。1958年属大安公社,1962年析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