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台山

三台山

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一百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4盱眙军:三台山“在招信县南九十里。保聚之所,上可屯十万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盱眙县:三台山“山有三峰,东、西、南鼎立,上可屯十万众。宋建炎中,刘纲保聚于此。元末,定远豪王弼亦结寨其上”。

②在今江苏宿迁市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:三台山“三峰突耸,势若连珠,为县主山”。

③在今安徽萧县城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萧县:三台山“在今城北。城东里许有龙蟠山,西一里曰虎踞山”。明万历五年(1577),因大水迁县治于三台山之南,即今县城。

④在今湖北枝城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宜都县:三台山在“县西十五里。三峰并峙如台”。

⑤在今广东台山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新宁县:三台山在“县(今台山市)北一里,一名上坑山,县之主山也”。台山县以此为名。

⑥在今广东蕉岭县北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嘉应州》:三台山“在镇平县北半里。三峰员秀,环绕县治”。

⑦在今广西隆安县东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隆安县:三台山在“县东二里隔江。俗呼岜横顶。有三峰,因改今名。旁有那觉岩,深不可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一》:三台山在“大江之东。脉自归德九峰山迤逦而来,历百余里,三峰耸起,江水流绕其下。旧名岜横山”。

⑧又名龟山。即今四川涪陵市东北雨台山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“咸淳二年,移州治三台山。”

⑨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四十里,南临渠江。《元史·赵匣剌传》:“宋杨立以兵护粮,运大良平,匣剌察知之,遂率所部兵与立战于三台山。”即此。

⑩在今四川三台县西五里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29潼川州:“本志云:西五里三台山下,有鲁交祠。交读书于此,即宋仁宗手录其《清夜吟》者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1潼川州“东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:州西五里有三台山,突起三级,状若层台。”县以此名。

(11)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里余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三台山在“(金石番长官)司南一里”。

(12)在今云南呈贡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呈贡县:三台山“在县治北。三山相属如台星,因名。一名万福山”。

(13)即今云南建水县东北三尖山。《清一统志·临安府》:三台山“在建水县东北八十里。俗名三尖山。绝��凌空,羊肠一线。上有梁王城,昔蛮酋常恃险居此”。

(14)在今陕西紫阳县东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三台山“云台三层,山腰有石洞龙泉”。


在云南省中北部、龙川江和普渡河之间,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境内的鲁南山相望。因山地多台阶得名。由三列近南北向的平行山脉构成,其间散布小型盆地和宽谷。北高南低,海拔 2500~3000 米左右。最高峰为东列跑马梁子的风帽岭,海拔3306米,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部。河谷则南高北低,河流最终汇入金沙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年县

    隋仁寿元年(601)因避太子杨广讳,改广年县置,属洺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四十五里广府镇。大业初为武安郡治。唐为洺州治。元为广平路治。明为广平府治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5

  • ①商、周国名。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。《尚书·牧誓》:“及庸、蜀、羌、髳、微、贞、彭、濮人。”《左传》:文公十六年(前611),楚伐庸,“自庐以往,振廪同食”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沔水“又东过中庐县东。……

  • 驿马坊张作霖墓园

    在今辽宁凌海市东北石山镇驿马坊村西。1916年张作霖为其母所建。1928年6月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炸死后,停柩于沈阳东关竹林寺。1937年简葬于此。墓园坐东朝西,前为张作霖与其妻赵氏合葬墓,其后是张作

  • 鸾鸟县

    西汉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南古城。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 永康元年(167),“当煎诸种复反,合四千余人,欲攻武威,颎复追击于鸾鸟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武威市南。

  • 谷和县

    亦作谷利县。唐文明元年(684)开生羌置,属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。天宝元年(742)属江源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属当州。广德后废。古县名。唐文明元年(684年)置,治今四川省黑水县南。属当州

  • 白莆堰

    在今江苏如皋市东南五十里白蒲镇附近。《宋史·河渠七》:“绍兴初,以金兵蹂践淮南,犹未退师。四年,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、泰州姜堰、通州白莆堰。”

  • 盐井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改柏兴千户所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。次年属四川行都司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盐源、盐边等县地。清雍正六年 (1728) 改为盐源县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

  • 申王文村

    即今河北大城县东北十五里王文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大城县图:东北有申王文。

  • 桃源山

    ①在今江西靖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靖安县: 桃源山 “在县西北四十里,胜景如武陵。上有仙姑坛及龙须药臼等九洞。其水注下, 南与毛竹��水合。 又山上有宝峰院、

  • 五垄山

    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厚坡镇。南朝宋至北魏侨置弘农郡(恒农郡)于此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1邓州顺阳县“有五垄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