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交镇

三交镇

①唐置,属九陇县。在今四川彭州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龙纪元年(889),王建大破山行军于新繁,“杨晟惧,徙屯三交”。即此。

②清置,属临县。即今山西临县南三交镇。


(1)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西南部。面积381.3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交,人口970。因位于七岭河、高观河、东峪河三河交汇处,故名。1949年属忻县七区。1953年设三交乡。1958年改幸福公社,1961年改三交公社。1984年改镇。2001年牛尾庄、傅家庄、上寺三乡并入。地处吕梁山脉东部黄土丘陵区。产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。林果业发展迅速。有采矿、机械、建材、制砖、蛭石等厂。忻碛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1938年初八路军三五九旅对日军的狙击战场。(2)在山西省临县东南部。面积123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交,人口 7000。因地处三岔路得名。1949年为临县六区,1955年设三交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1年枣圪乡并入。产高粱、玉米、谷子、马铃薯、豆类、油料、麻皮、蔬菜等。有皮毛、水泥预制、建筑、造纸、采煤等厂。特产炊具、铜乐器、柳编器具等。临碛、临离公路在此交会。纪念地有双塔村毛泽东旧居纪念馆。(3)在山西省柳林县西南部、黄河东岸。面积106.9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下三交,人口1000。因位居柳林、石楼和陕西绥德三县交界,故名三交;又因与临县三交重名,1983年更名下三交。1949年为中阳县三区,1953年设三交乡,1956年改三交集镇乡,1958年复三交乡,1959年改公社。1971年划入柳林县,1984年改镇。2001年苇元沟乡并入。主产高粱、玉米、谷子、大豆,特产红枣。有红枣加工厂。为薛三公路终点。自古为秦晋交通要津、集市贸易重镇。1936年红军由此渡河东征,并在此建立山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府。刘志丹在三交战役中牺牲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直罗县

    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鄜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直罗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谓直罗县 “因古直罗城置,罗水过城下,地平直,故名”。元至元四年 (1267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

  • 春秋楚地。在今湖北钟祥市北。《左传》: 庄公十九年 (前675),楚文王伐黄,“还,及湫,有疾”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枝水 “西南径湫城东南”。春秋楚地。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北。《左传》庄公十九年(前67

  • 三块石关

    明置,属永宁宣抚司。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永宁宣抚司“镇远关”条下:“三块石关在司西北六十里。”清属叙永厅。后废。

  • 南澳镇

    即今广东南澳县东北深澳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南澳镇 “在饶平县东南一百六十里海中南澳山上。明万历四年筑三城,一在深水澳,一在云盖寺,一在龙眼沙,互相联络,设副总兵驻守。本朝康熙十八年改设总兵官,

  • 板步镇

    北宋置,属真阳县。在今广东英德市东北桥头镇板铺村。

  • 裸人国

    一般以为在今印度孟加拉湾东之尼科巴群岛。为古代自马六甲海峡至印度、斯里兰卡海道之重要泊所。唐僧人义净于咸亨三年 (672) 赴印度,曾经此。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 卷下: 末罗瑜国 “复停两月,转向羯

  • 勐 (猛) 润

   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腊县西七十五里勐润哈尼族乡。傣语“勐” 为平坝,“润”为跨越,意即跨越的坝子。传说佛祖从塔庄匡一步跨越勐捧,落脚到此坝,故名。

  • 临河镇

    ①北宋置,在山东邹平县西北,临小清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邹平县: “宋明道二年,废淄川临河镇,以避水患。盖是时大河自东平溢入小清河,为东方患也。”②北宋置,属灵州。在今宁夏平罗县境。(1)古镇名。(

  • 油州

    南朝梁置,治所在淮南县 (今河南桐柏县境)。北周天和二年 (567) 并入纯州。

  • 威远炮 (礮) 台 (臺)

    在今广东东莞市南虎门镇西威远岛。清光绪 《广州府志》 卷73兵防: 东莞县有 “左哨外委千总,分防威远炮台汛”。炮台遗址尚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