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不剌川
又作散不剌川。元明地区名。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。一说在旗北境。为元帝狩猎地,有泉如悬帘,五色贯射,元世祖名之曰三不剌(乱泉);地旷衍,宜种瓜,乃发南戍卒垦树之,因成聚落。明洪武三年(1370),命孙兴祖等率军攻北元,战于此,败殁;七年,李文忠部擒北元平章陈安礼等于此;八年,冯胜军出大同,遂定其地。今察右后旗西南海卜子村南有察罕不浪元代古城,疑即元时屯戍聚落遗址。
又作散不剌川。元明地区名。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。一说在旗北境。为元帝狩猎地,有泉如悬帘,五色贯射,元世祖名之曰三不剌(乱泉);地旷衍,宜种瓜,乃发南戍卒垦树之,因成聚落。明洪武三年(1370),命孙兴祖等率军攻北元,战于此,败殁;七年,李文忠部擒北元平章陈安礼等于此;八年,冯胜军出大同,遂定其地。今察右后旗西南海卜子村南有察罕不浪元代古城,疑即元时屯戍聚落遗址。
在今广东高要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6肇庆府:苍梧水“在高要县东南四十里一百步,源出腐柯山,初成瀑布飞流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苍梧水“一名典水,源出烂柯山,初为瀑布,东流屈曲二十里,入大
明洪武十三年(1380)置,属广西都司。治所即今广西平乐县。后废。
在今甘肃天水市西九十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苗谷水“南出刑马山”,即此。
明宣德十年 (1435) 筑堡,属万全右卫。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北五十五里新河口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万全右卫: 新河口堡,“堡设在平川,西、北两面皆沿边,孤悬为最,有水沟、平安等墩台为最冲。口外牛心山
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三十里桃源山。相传即晋陶潜所记桃花源。在湖南省桃源县城西南15千米水溪附近。面临沅水,背倚群山,苍松翠竹,风景优美。相传因东晋诗人陶潜所写的《桃花源记》和《桃花源诗》而得名。自唐代开
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河北宣化县。二十八年 (1395) 改为宣府护卫。建文四年 (1402) 复置,移治定州 (今定州市)。宣德五年 (1430) 还治今宣化县,属
北宋初置,即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铁门镇。景祐四年 (1037) 改名延禧镇。金废镇,地属新安县。明末,新安县曾移治于此。在河南省新安县西南部。面积116.5平方千米。人口7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铁门,
①在今山西运城市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河东郡安邑县: “盐池在西南。” 《水经·涑水注》:“今 (盐) 池水东西七十里,南北十七里,紫色澄渟,潭而不流。水出石盐自然印成,朝取夕复,终无减损。惟山水暴至,
即干谷驿。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。
即今河南固始县东三十三里泉河铺乡。明嘉靖 《固始县志》 卷3 《铺舍》: 总铺 “东十里曰沙河,又十里曰皮桥,又十里曰茹陂,又十里曰泉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