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人堆

万人堆

又名万人鼻。在今台湾省基隆港入口西岸北侧海滨。以岸边多海蚀而成状如人体的奇石,故名。基隆港口西防波堤自岬角向北延伸,东与桶盘屿对峙。堤端建有灯塔。


又称罗汉石。在台湾省基隆港口西侧万人堆鼻一带,及港口以东和平岛、八斗子至台北县鼻头角海岸,皆有分布。为沿岸浪蚀台地砂岩地层上含有抗蚀力较强的石灰质砂岩岩块,因被海浪长期侵蚀而成。退潮时,此浪蚀台地上,有如无数人头生成其间;满潮时,浪涛激溅,水雾迷离,远望如浴中人群弄潮戏水,蔚为大观。在浪蚀台地间的地层上,原有甚多纵横交错的节理,因易受海浪刻蚀,成为平行排列呈格子状方块,被称为“豆腐岩”。此海蚀现象,与金山海岸野柳鼻等地所见的奇岩怪石,共同构成台湾北部海滨最具魅力的风景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尼山

    即尼丘。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尼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3兖州府:尼山“在曲阜县东南五十里,连泗水、邹县界。一名尼丘山。昔叔梁纥与颜氏祷于此山而生孔子。今其麓有宣圣庙”。古称尼丘。在山东省曲阜、泗水、邹城三市县

  • 寒口堡

    即今湖南桂东县东寒口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桂东县“烟竹堡” 条下: “又有寒口堡,在县东南三十里。”

  • 临滁郡

    ①北齐改北谯郡置,属南谯州。治所在北谯县 (今安徽全椒县西北)。北周复改为北谯郡。②亦作临徐郡。南朝梁末改北谯州置,属南谯州。治所在葛城 (今江苏江浦县西北东葛)。寻入东魏。陈废。东魏改北谯郡置,治今

  • 苇甸

    即上京临潢府。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临潢府:“太祖取天梯、蒙国、别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,射金龊箭以识之,谓之龙眉宫。神册三年城之,名曰皇都。天显十三年,更名上京,府曰临潢。”

  • 满城

    清康熙五十七年 (1718) 建,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一》 “成都府城”条内: “满城在府城西。周四里五分,门五。康熙五十七年建,乾隆五十年修。” 驻成都将军及满州八旗兵。宣统

  • 火灼堡

    在今贵州黔西县北。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》:天启三年(1623),王三善“率兵直入大方,奢社辉、安位焚其巢,窜火灼堡”,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:火灼堡“水西巢穴也。亦谓之灼城。或讹为火著”。在今贵州省

  • 两广

    ①总督名。明景泰三年(1452)置,成化元年(1465)兼广东、广西巡抚,驻梧州府(治今广西梧州市)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6)总督只兼巡广西,驻肇庆府(治今广东肇庆市)。隆庆三年(1569)又置广西巡

  • 细利洼

   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沙瑯墟

    亦作沙朗圩。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沙琅镇。明万历《高州府志》卷1:电白县有沙朗圩。清雍正元年(1723)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京畿路

    北宋皇祐五年 (1053) 置,治所在开封府(今河南开封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荥阳、禹州、舞阳以东,偃城、商水、项城以北,原阳、长垣等县以南,淮阳、睢县及山东菏泽、东明县以西地区。其后时废时置,辖境屡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