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马
《礼记.曲礼》:“齿路马者诛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计算国君或诸侯所乘路车之马的年齿(因马年增一齿)者,要处死。后因以为咏马之典。
清.梁佩兰《养马行》:“王谕‘养马要得马性情,马来自边塞马不轻。人有齿马,服以上刑。’”
《礼记.曲礼》:“齿路马者诛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计算国君或诸侯所乘路车之马的年齿(因马年增一齿)者,要处死。后因以为咏马之典。
清.梁佩兰《养马行》:“王谕‘养马要得马性情,马来自边塞马不轻。人有齿马,服以上刑。’”
《晋书.陶侃传》:“侃在州无事,辄朝运百甓于斋外,暮运于斋内。人问其故,答曰:‘吾方致力中原,过尔优逸,恐不堪事。’其励志勤力,皆此类也。”后以“陶侃运甓”指志士仁人刻苦自励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献寿》:
同“眉最白”。唐元稹《送东川马逢侍御使》诗:“眼青宾礼重,眉白众情高。”
亦作“不可胜记”。不能逐一记述。极言其多。《汉书.公孙弘卜式等传赞》:“汉之得人,于兹为盛,儒雅则公孙弘、董仲舒、兒宽……受遗则霍光、金日磾,其余不可胜纪。”南朝 宋 傅亮《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》:“
西汉.刘向集录《战国策.魏策四.秦王使人谓安陵君》:“要离之刺庆忌也,苍鹰击于殿上。”吴人要离刺杀王子庆忌的时候,有苍鹰扑入吴王的宫殿上。后人遂以苍鹰击殿作为人间将有异常举动的征兆。北周.庾信《哀江南
同“桐叶之封”。宋苏轼《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》:“绣裳画袞云垂地,不作成王剪桐戏。”
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载:韩信率汉军击赵,赵 成安君陈馀聚兵井陉口,号称二十万。汉军将至井陉口,韩信先挑选轻骑二千,每人持一赤色汉帜,抄小路埋伏于赵营附近。接着故意背水列阵以诱赵。赵军出击,汉军佯败而走
几希:很少。 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。 意谓人与禽兽的差别在于“知义与不知义”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,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。”赵岐注:“几希,无几也。知义与不知义之间
同“呆女痴牛”。宋苏轼《鹊桥仙.七夕》词:“缑山仙子,高情云渺,不学痴牛呆女。”
同“陈抟堕驴背”。柳亚子《沈衡山先生七十寿诗》:“希夷驴背稳,一笑华山阳。”
《论语.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受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‘成人’矣。”孔子的学生子路,问什么样的人是“全人”(“成人”即“全人”,各方面都好的人)。孔子认为,现在的所谓“全人”,不必要象我刚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