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临池学书”。指练习书法。亦作为书法的代称。宋苏轼《石苍舒醉墨堂》诗:“不须临池更苦学,完取绢素充衾裯。”明沈德符《敝帚轩剩语.名臣通画学》:“前代名臣能临池者多矣,鲜有以画名者。”【词语临池】
源见“攀辕卧辙”。攀住车马,拥塞道路。谓挽留良吏。明唐顺之《佥事孙公墓志铭》:“居数年,邑以治称。去之日,邑人攀拥不得行。”【词语攀拥】 汉语大词典:攀拥
源见“丁兰刻木”。指代孝子。清顾炎武《为丁贡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》诗:“欲向旧京传孝友,当时谁得似丁兰?”【词语丁兰】 汉语大词典:丁兰
谁与归:即“与谁归”。归,归向,同道。 我和谁同道! 慨叹同道者的难得。语出《国语.晋语八》:“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,曰:‘死者若可作也,吾谁与归?’”《礼记.檀弓下》引同。宋.徐铉《大唐故匡时启
子产:名公孙侨。春秋时郑国政治家。有辞:有口才,会说话的意思。 春秋时,郑国夹在晋、楚两大国之间,处境艰难。由于子产能言善辩,利用外交手段应付大国,因而郑国赖以保全。语出《左传.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叔
君子从事脑力劳动,小人从事体力劳动。 这是古代儒家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传统观念。语出《左传.襄公九年》:“知武子曰:‘君子劳心,小人劳力,先王之制也。’”《国语.鲁语下》:“君子劳心,小人劳力,先王
《老子》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指人知道满足,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到侮辱;能够知道适可而止,就不会因过度贪求而遭遇危险。后因以“知足不辱知止不殆”为知足不受辱,知度不遭险之典故。宋.苏轼《
天下人皆亲如兄弟。语出《论语.颜渊》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”《水浒全传》四回:“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如何言报答之事?”明.无心子《金雀记.守贞》:“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。在
《续谈助》卷三引宋王曾《沂公笔录》:“宋城南抵汴渠五里,有东西二桥,居民繁夥,倡优亦众,然率多鄙俚,为高伶人所轻诮,每宴饮乐,必效朴野之态以为戏玩,谓之‘河市乐’。迄今俳优常有此戏。”后以“河市乐”称
同“分光”。宋张孝祥《淮东漕魏郎中》:“仰邻烛之分辉,庶山藜之不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