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.薛道衡《老氏碑》:“庄周云:老聃死,秦佚吊之,三号而出’”(据《文苑英华》卷八四八引)春秋时有秦佚,曾吊唁老子。后遂用为得道之士的典故。唐.皎然《因游支硎寺寄刑端公》:“得道殊秦佚,隳名似楚狂。”
源见“琴高乘鲤”。指登仙之物。南朝 梁江淹《采石上葛蒲》诗:“赤鲤倘可乘,云雾不复还。”【词语赤鲤】 汉语大词典:赤鲤
《左传.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晋 楚各处其偏。伯夙谓赵孟曰:‘楚氛甚恶,惧难。’”杜预注:“氛,气也。言楚有袭晋之气。”后用以指恶劣、鄙俗之气。宋黄庭坚《奉和文潜赠无咎》:“当令横笔阵,一战静楚氛。”又《
《晋书.郤诜传》:“累迁雍州刺史,武帝(晋武帝司马炎)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何如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猶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’。”“桂林一枝”是比喻出类拔萃,居于上乘。后因
同“鲈鱼脍”。唐李白《秋下荆门》诗:“此行不为鲈鱼鲙,自爱名山入剡中。”【词语鲈鱼鲙】 汉语大词典:鲈鱼鲙
《论语.先进》载:孔子要子路、曾晳、冉有等人“各言其志也。”曾晳说他喜欢:“莫(暮)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”“夫子喟然叹曰:‘吾与点(曾晳,名点)也!’”后
犹言机会。《史记.田叔列传》:“少孤,贫困,为人将车至长安,留求事为小吏,未有因缘也。”这是说还没有碰到机会。《后汉书.陈宠传》:“事类溷错,易为轻重,不良吏得生因缘。”溷( ㄏㄨㄣˋ hùn 混
源见“临河羡鱼”。喻指实现愿望的行动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刺史启》:“方结羡鱼之网,将谣叩角之词。”
源见“接舆歌凤”。指隐者对热心用世者的警告。叶玉森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不觉楚狂歌凤,苦向痴人说梦,泉滴响泠泠。”【词语楚狂歌凤】 汉语大词典:楚狂歌凤
旧题隋.王度《古镜记》:“隋汾阴侯生,天下奇士也。王度常以师礼事之。临终,赠度以古镜,曰:‘持此则百邪远人。’度受而宝之。”“大业十三年七月十五日,匣中悲鸣,其声纤远,俄而渐大,若龙咆虎吼,良久乃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