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马惜障泥

马惜障泥

世说新语.术解》:“王武子善解马性,尝乘一马,著连钱障泥,前有水,终日不肯渡。王云:‘此必是惜障泥。’使人解去,便径渡。”

又《晋书.王济传》:“济善解马性。尝乘一马,著连乾障泥。前有水,终不肯渡。济曰:‘此必是惜障泥。’使之解去,便渡。”

据《晋书.杜预传》、《语林》载说,王济(字武子)爱马,对马性颇有研究,故杜预对晋武帝说王武子有“马癖”。

“马惜障泥”是说马通人性,而“马癖”则是说人酷爱马,识马性。

唐.杜甫《骢马行》诗:“邓公马癖人共知,初得花骢大宛种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术解》:“王武子善解马性。尝乘一马,著连钱障泥,前有水,终日不肯渡。王云:‘此必是惜障泥。’使人解去,便径渡。”《晋书·王济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王济 (字武子) 善知马性,他曾骑一匹马,马佩连钱 (一作连乾,一种马饰) 和障泥 (垂于马腹两侧,用于遮蔽尘土的饰物),走到水边,马驻足不肯渡。王济说:“这一定是马爱惜障泥。”让人解去,马便径直过河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咏马。

【典形】 锦障泥、绿锦蔽泥、马惜障泥、惜障泥。

【示例】

〔锦障泥〕 清·顾炎武《雨中送申公子涵光》:“登车冲雨马频嘶,似惜连钱锦障泥。”

〔绿锦蔽泥〕 唐·杜牧《少年行》:“连环羁玉声光碎,绿锦蔽泥虬卷高。”

〔马惜障泥〕 唐·刘禹锡《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》:“人夸绫步障,马惜锦障泥。”

〔惜障泥〕 宋·李清照《打马赋》:“燕山叶飞,玉门关闭,沙苑草肥,临波不渡,似惜障泥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桑榆暮影

    见“桑榆晚景”。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·耆老类》:“年老云~。”【词语桑榆暮影】  成语:桑榆暮影

  • 三日耳聋

    宋.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六《怀让禅师》:“一日,师(百丈)谓众曰:‘佛法不是小事,老僧昔日被马大师一喝,直得三日耳聋眼黑。”后以此喻受震动之烈。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四十《戏用方外语示客》:“踞林一喝君

  • 一网打尽

    比喻全部落网或网罗无遗。《宋史.范纯仁传》:“昔先臣与韩琦、富弼同庆历柄任,各举所知,当时飞语指为朋党,三人相继补外。造谤者公相庆曰:‘一网打尽。’”先臣:指范纯仁的父亲范仲淹。庆历:宋仁宗年号。柄任

  • 条脱

    手镯。亦作“条达”、“跳脱”。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三:“唐《卢氏杂说:‘文宗问宰臣,条脱是何物?宰臣未对。上曰:‘《真诰》言,安妃有金条脱为臂饰,即金钏也。’余按,周处《风土记》日:‘仲夏造百索系臂

  • 山陵崩

    封建时代称帝王之死。《战国策.秦策》:“王之春秋高,一旦山陵崩,太子用事,君危于累卵。”【词语山陵崩】  成语:山陵崩汉语大词典:山陵崩

  • 画雀

    源见“锦屏射雀”。指择佳婿。清蒲松龄《为毕振叔与韩履生启》:“令公郎阶上芝兰,乘龙不愧;舍孙女闺中荆布,画雀何堪?”

  • 折足

    同“折鼎覆?”。宋范仲淹《睦州谢上表》:“时招折足之忧,介立犯颜之地。”【词语折足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足

  • 荆山泣玉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为怀才不遇蒙冤被罪而悲伤。元周砥《放歌行赠宋君》诗:“荆山泣玉徒自苦,夷门抱关谁复贤?”

  • 项庄舞剑

    指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按照范增暗示下令杀刘邦,范增便到帐外把项庄找来,要项庄以舞剑作乐为名,在宴席上乘机刺杀刘邦。后以此典比喻借助寻欢作乐以实现其阴谋诡计。项庄,项羽的堂弟,帐下的武将。范增起身,出去召

  • 箪瓢屡空

    晋.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,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。”箪:盛饭竹器。瓢:舀水器。箪瓢屡空,指缺少饮食,形容极为贫穷。《警世通言》卷六:“争奈此人箪瓢篓空,若待媒证求亲,俺父亲决然不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