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韩白

韩白

指韩信、白起。韩信(?-前196年),淮阴(今江苏清江西南)人。初事项羽,后归刘邦。被任为大将,智勇双全,能善战,破赵取齐,封为齐王,助刘邦灭掉项羽建立汉朝。白起,又名公孙起(?-前257年),郿(今陕西眉县)人。战国时秦国名将。秦昭王时,屡战获胜,夺得韩、魏、赵、楚的很多土地。秦昭王二十九年(前278年)攻克楚都郢(今湖北江陵西北),因功封武安君。长平(今山西高平西北)之战大胜赵军,坑杀赵降卒40多万人。南朝齐东昏(齐皇帝)曾任刘山阳为巴西太守,命他率领3千精兵通过荆州协同行事萧颖胄去偷袭襄阳。山阳西上时,高祖(萧衍)对诸将说:“假如我统帅荆、雍的兵去平定东夏,即使韩信、白起复生,也没计谋,何况这无能的昏君,役使的是些只会拿仪仗队所使用的刀,只会在君主面前传达旨意命令的人呢?我断定刘山阳一到荆州就会送命,诸位请拭目以待。”后世遂以“韩白”比喻多谋善战的将领。

【出典】:

梁书》卷1《武帝本纪上》4页:“东昏以刘山阳为巴西太守,配精兵三千,使过荆州就行事萧颖胄以袭襄阳。……及山阳西上,高祖谓诸将曰:‘……我若总荆、雍之兵,扫定东夏,韩、白重出,不能为计。况以无算之昏主,役御刀应敕(chì斥,皇帝的诏书)之徒哉?我能使山阳至荆,便即授首,诸君试观何如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罗隐《钱尚父生日》:“伊夔事业扶千载,韩白机谋冠九州。”


【词语韩白】   汉语词典:韩白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里弦歌

    源见“武城弦”。称扬官吏重视教化,善于为政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刑逼成招》:“试邑严明推健令,门阶寂事简词清。百里弦歌,千村花影,次第经纶齐整。”

  • 半信半疑

    对于真假是非不能肯定。三国魏嵇康《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》:“苟卜筮所以成相,虎可卜而地可择,何为半信半不信耶?”半不信:即半疑。并列 一半相信一半怀疑。又相信又不相信。语本三国魏·嵇康《答释难宅无吉凶

  • 一尺高髻

    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附《马廖传》:(廖)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,曰:“……长安语曰:‘城中好高髻,四方高一尺;……’斯言如戏,有切事实。”东汉时,长安有谚语,嘲讽长安妇女喜欢高绾发髻,影响外地人纷纷仿效。

  • 赵禹廉倨

    《汉书.赵禹传》:“赵禹,斄人也。以佐史补中都官,用廉为令史,事太尉亚夫。……禹为人廉裾,为吏以来,舍无食客。公卿相造请,禹终不行报谢,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,孤立行一意而已。见法辄取,亦不覆案求官属阴罪

  • 信口开合

    将口任意开合。比喻不加思索,随便乱说。亦作“信口开喝”。又因合、河音近,又通作“信口开河”。元代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四折:“你休只管信口开合,絮絮聒聒。”元代张养浩《新水令.辞官曲》:“非是俺全身远害,

  • 悬胆

    《吴越春秋.勾践归吴外传》:“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日也,……愁心苦志,悬胆于户,出入尝之,不绝于口。”春秋时,吴越两国不断相互攻伐。公元前四九四年,吴攻破越国,勾践被俘称臣。后被放归国,他为报吴仇,激励意

  • 狗急跳墙

    《敦煌变文集.燕子赋》:“人急烧香,狗急蓦墙。”后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行动。《红楼梦》二七回:“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,人急造反,狗急跳墙,不但生事,而且我还没趣。”主谓 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冒险

  • 鳌头独占

    借指中状元。明崔时佩《西厢记·泥金报捷》: “远挟琴书上帝畿,姓名今喜达金闱; 鳌头独占词锋捷,听罢传胪日未西。” 参见:○独占鳌头见“独占鳌头”。【词语鳌头独占】  成语:鳌头独占汉语大词典:鳌头独

  • 鲁阳挥戈

    源见“挥戈回日”。谓人力回天,力挽颓局。晋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酣湑半,八音并,欢情留,良辰征。鲁阳挥戈而高麾,回曜灵于太清,将转西日而再中,齐既往之精诚。”唐白居易《礼部试策第四道》:“至乃邹衍吹律而寒

  • 视民如子

    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:“吴光新得国,而亲其民,视民如子,辛苦同之,将用之也。”“视民如子”,意谓把老百姓看得如同自己的儿子一般。形容对庶民百姓的关心爱护。唐.张说《河西节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乡神道碑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