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韩众白鹿

韩众白鹿

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远游》:“奇傅说之托辰星兮,羡韩众之得一。”

宋.洪兴祖补注引《列仙传》:“齐人韩终(即韩众)为王采药,王不肯服,终自服之,遂得仙也。”

晋.葛洪《神仙传.刘根传》:“根曰:‘吾昔入山,精思无所不到,后如华阴山,见一人乘白鹿车,从者十余人,左右王女四人执采旄之节,皆年十五六余。再拜稽首,求乞一言。神人乃告余曰:“尔闻韩众否?”答曰:“实闻有之。”神人曰:“我也是”……余乃从其言合服之,遂以得仙。’”

传说战国时齐人韩众采药服后成仙,后人见他乘白鹿车在华阴山。后遂用为咏仙人之典。

唐.李白《古风》其四:“唯应清都境,长与韩众亲。”李白《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》诗:“韩众骑白鹿,西往华山中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昼锦还

    同“昼锦荣归”。唐钱起《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》诗:“名与玄珠出,乡宜昼锦还。”

  • 谢家携妓

    同“谢公携妓东山”。元李孝光《次萨天锡登石头城》诗:“重到谢家携妓处,维舟寂寞听春潮。”

  • 门墙

    源见“夫子墙”。借指师门。南朝 梁 陶宏景《登真隐诀序》:“未造门墙,何由眄其帷席。”《聊斋志异.娇娜》:“少年曰:‘倘不以驽骀见斥,愿拜门墙。’生喜,不敢当师,请为友。”【词语门墙】   汉语大词典

  • 象寄译鞮

    《礼记.王制》:“五方之民,言语不通,嗜欲不同。达其志,通其欲,东方曰寄,南方曰象,西方曰狄鞮,北方曰译。”孔颖达疏:“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,言传寄外内言语。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,言放(仿)象外

  • 藜床穿

    同“木榻穿”。金元好问《赠张文举》诗:“安稳藜床坐欲穿,合教绝学到真传。”

  • 逾垣与闭门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公孙丑(齐人,孟子的学生)问曰:‘不见诸侯,何义?’孟子曰:‘古者不为臣不见,段干木(魏文侯时人)逾垣而辟之,泄柳(鲁缪公时人)闭门而不内(纳,不内是不让进去),是皆已甚;迫(求

  • 董遇三余

    三国魏董遇,提倡“读书百遍而义白见”。别人说没有时问,他说有“三余”,即“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。”详见“三余”条。

  • 蚓廉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於齐国之土,吾必以仲子为巨擘。虽然,仲子恶能廉,充仲子之操,则蚓而后可者也。”朱熹集注:“言仲子未得为廉也,必若满其所守之志,则惟蚯蚓之无求于世,然后可以为廉耳。”蚯蚓的廉洁。比

  • 焚如之灾

    偏正 火灾。语本《易经·离》:“突如其来如,焚如。”注:“其明始进,其炎始盛,故曰焚如。”晋·陶潜《示庞主簿邓治中》诗:“炎火屡焚如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灾害方面。

  • 弄瓦弄璋

    同“弄璋弄瓦”。清李渔《郑房季为阃君如君新设二榻并祝宜男》诗:“弄瓦弄璋同一弄,休将厚薄异雄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