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陈平宰社

陈平宰社

指陈平分肉公平合理。后以此典比喻办事公平合理,有才干。陈平(?——前178年),阳武(今河南原阳东南)人,年少时家里贫穷,但喜欢读书,有理想抱负。有一次,乡里举行祭社聚会,祭社要用肉,祭社结束,祭肉就要分掉,大家推陈平主持分肉,陈平分肉很平均。街坊父老都夸奖说:“好,陈平分肉合理!”陈平说:“唉,将来假如我陈平有机会分天下财物,也会像分肉这样合理呀!”秦末,陈胜起义,立魏咎为魏王,陈平投魏王咎,为太仆(管舆马和马政),因说魏王不听,又受同僚排挤,离魏王,从项羽入关,任都尉(比将军略低的武官),不久,投刘邦,任护军中尉(尽护诸将)。楚、汉战争中,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去谋士范增,并以爵位封地笼络大将韩信等,都被刘邦采纳。刘邦被匈奴围于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西北),他出秘计,使刘邦脱险。汉朝建立,他封曲逆(治所今河北完县东南)侯,历任惠帝、吕后时丞相,吕后死,陈平与周勃等人定计,诛杀吕产、吕禄等,迎立汉文帝即位,任丞相。此典又作“陈平分肉”、“社肉必均”、“陈平社”、“曲逆宰肉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6《陈丞相世家》2052页:“里中社,平为宰,分肉食甚均。父老曰:‘善,陈孺子之为宰!’平曰:‘嗟呼,使平得宰天下,亦如是肉矣!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社日两篇》:“陈平亦分肉,太史竟论功。” 唐·张祜《忆江东旧游》:“岁储虽自乏,社肉必均秤。” 金·李俊民《即事》:“谁能宰似陈平社,那免悲如宋玉秋。” 元·马致远《女冠子》:“陈平宰社,买臣负薪,相如沽酒。” 清·计元坊《励志诗》:“曲逆方宰肉,一乡已称善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里中社,(陈)平为宰,分肉食甚均。父老曰:‘善,陈孺子之为宰!’平曰:‘嗟乎,使平得宰天下,亦如是肉矣!’”《汉书·张陈王周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代陈平少时家贫,但好读书,有抱负。有一次乡里举行社日聚会,轮到陈平主持,分肉食很平均。街坊父老都夸奖说:“真好,陈家后生主持分配!”陈平说:“唉,如果让我治理天下,也会像分肉这样啊!”陈平后仕汉,封为曲逆侯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人办事公正合理,说明有大的才干。

【典形】 陈平分肉、陈平社、陈平宰社、曲逆宰肉、社肉必均、临俎有远意、割肉陈平。

【示例】

〔陈平分肉〕 唐 · 杜甫 《社日两篇》:“陈平亦分肉,太史竟论功。”

〔陈平社〕 清·李俊民《即事》:“谁能宰似陈平社,那免悲如宋玉秋。”

〔陈平宰社〕 元 · 马致远 《女冠子》:“陈平宰社,买臣负薪,相如沽酒。”

〔曲逆宰肉〕 清·计元坊《励志诗》:“曲逆方宰肉,一乡已称善。”

〔社肉必均〕 唐·张祜《忆江东旧游》:“岁储虽自乏,社肉必均秤。”


【词语陈平宰社】  成语:陈平宰社汉语词典:陈平宰社

猜你喜欢

  • 寒谷鸣律

    源见“邹衍吹律”。用以借喻夫妇之间的依存关系。南朝 宋颜延之《秋胡行》:“椅梧倾高凤,寒谷待鸣律。”

  • 蛾眉笑躄

    《左传.宣公十七年》、《成公二年》载:春秋时,晋使郤克至齐,齐顷公使宫中嫔妇隔帷观看。郤克跛,登阶,妇人笑于房。克怒,出而誓曰:“所不此报,无能涉河!”后郤克以晋、鲁、卫之师伐齐,大败齐师于鞌。又《史

  • 明目张胆

    明目:睁亮眼睛。张胆:放开胆子。原形容有胆识,敢做敢为。后来词义转变,形容公开地,毫无顾忌地做坏事。王敦(266-324年),字处仲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王导从父兄,出身士族。西晋末年,助琅邪王

  • 识途老马

    源见“老马识途”。喻对某种事情熟悉有经验能为先导者。《儿女英雄传》十八回:“你但有志读书,我自信为‘识途老马’。”见“老马识途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18回:“你但有志读书,我自信为~。”【词语识途老马】

  • 香国

    《维摩诘经.香积佛品》载:上方界佛土有国名众香,佛号香积,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,经行香地苑园皆香,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。因以“香国”指佛国。南朝 梁沈约《舍身愿疏》:“虽果谢庵园,飰非香国,而野粒

  • 越甲鸣君情共愤

    源见“车右伏剑”。谓忠君爱国。陈玉树《乙未夏拟李义山〈重有感〉》诗:“越甲鸣君情共愤,百蛮终献吉光裘。”

  • 流年

    394 ① 年华,比喻年岁象流水似的易逝,故称“年华”为“流年”。唐代杜甫《雨》诗:“悠悠边月破,郁郁流年度。”【词语流年】   汉语大词典:流年

  • 自求多福

    旧指自己不断进德修业,不走邪路,就能多得幸福。语出《诗.大雅.文王》:“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”《后汉书.党锢传.范滂》:“滂乃慷慨仰天曰:‘古之循善,自求多福;今之循善,身陷大戮。’”三国.魏.钟会《

  • 章甫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,越人断发文身,无所用之。”唐.成玄英疏:“资,货也……章甫,冠名也。故孔子生于鲁,衣缝掖;长于宋,冠章甫。而宋实微子之裔,越乃太伯之苗,二国贸迁往来,乃以章甫为

  • 受广

    源见“二疏还乡”。指西汉疏受及其叔疏广。二人功遂身退,及时归隐。明姚夔《赠司马黄门父还会稽》诗:“衣冠疑受 广,杖屦肖园 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