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阳关第四声

阳关第四声

唐代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渭城朝雨浥清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此诗入乐后,称《阳关曲》。唐代白居易《对酒》:“相逢且莫推辞醉,听唱《阳关》第四声。”自注:“第四声‘劝君更进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’”宋代苏东坡《仇池笔记》上:“余在密州,文勋长官以事至密,自云得古本《阳关》,其声宛转悽断,不类向之所闻。每句皆再唱,而第一句不叠,乃知古本《三叠》盖如此。……‘劝君更尽一杯酒’,……为第四声。”

“阳关曲”即指唐.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,谱成乐章,即称《阳关三叠》。所谓“第四声”,即“劝君更饮一杯酒”句,意在劝饮。后因以“阳关第四声”为劝饮话别之语。宋代苏东坡《减字木兰花》:“别酒频倾,忍听《阳关》第四声!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劈面之哀

    《后汉书.邓禹传》附邓训:“邓训,禹第六子也。……训虽宽中容众,而於闺门甚严,兄弟莫不敬惮,诸子进见,未尝赐席接以温色。四年冬,病卒官,时年五十三。吏人羌胡爱惜,旦夕临者日数千人。戎俗父母死,耻悲泣,

  • 金钗十二

    比喻达官显贵人家妻妾之众。元无名氏《中吕·喜春来》曲: “伤心白发三千丈,过眼金钗十二行。 ” ●《玉台新咏·歌词》之二: “河中之水向东二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……头上金钗十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 金钗

  • 正内

    《易.家人》:“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。”后因以“正内”谓妻子守正道尽妇职。《后汉书.五行志五》:“河南夫食妇”南朝 梁刘昭注:“夫亦惟家之主,而自食正内之人。”【词语正内】   汉语大词典:正内

  • 操戈

    源见“同室操戈”。喻指内部相互攻击。明尹耕《秋兴》诗:“推毂丈人空肉食,操戈遗孽尚萧墙。”高燮《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》:“乃以空论相操戈,儒林道学遂分科。”【词语操戈】   汉语大词典:操戈

  • 谢公笺

    纸名。三国吴人谢景所制的笺纸。明陈耀文《天中记》:“纸以人得名者,有谢公,有薛涛。所云谢公者,富春谢司封景,初创笺样,以便尺书,因以为名。”【词语谢公笺】   汉语大词典:谢公笺

  • 朝衣东市

    此典指晁错直言进谏被借口杀害。后以此典比喻直臣被害。晁(cháo巢)错(前200——前154年),颍川(今河南禹县)人。少时从张恢学申不害、商鞅之法家学说,通晓文献典故,任太常掌故。汉文帝时,奉命从故

  • 纳牖

    《易.坎》:“纳约自牖,终无咎。”程颐传:“纳约,谓进结于君之道;牖,开通之义。室之暗也,故设牖,所以通明……人臣以忠信善道结于君心,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。”后遂以“纳牖”谓导人于善。《明史.郑履淳传

  • 流水韵

    同“流水引”。唐李白《春日归山寄孟浩然》诗:“愧非流水韵,叨入伯牙弦。”【词语流水韵】   汉语大词典:流水韵

  • 洛神

    《史记.司马相如传.上林赋》“若夫青琴、宓妃之徒”索隐:“如淳曰:‘宓(音fú通伏)妃,伏羲女,溺死洛水,遂为洛水之神。’”相传伏羲氏的女儿宓妃淹死在洛水,死后做了洛水之神,称洛神。三国魏曹植选中甄氏

  • 青蒲直臣

    源见“伏青蒲”。指强谏之臣。清 丘逢甲《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》诗:“红莲幕客苍梧守,未许青蒲作直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