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庾郎鲑菜”。清胡天游《咏庭中葡萄》诗:“多觉欺邻枣,贫犹敌庾鲑。”【词语庾鲑】 汉语大词典:庾鲑
同“黄雀知恩”。明沈受先《三元记.秉操》:“尝闻说道雀解衔环,犬知结草……我受冯员外活命之恩,将何以报?”
虽有命令,别人也不遵从。 表示领导人物不能以身作则,群众就不听从他。语出《论语.子路》:“子曰:‘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’”晋.葛洪《抱朴子.酒诫》:“又临民者虽设其法,而不能自断斯
《书.泰誓》:“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。”后因以“休休有容”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。明李贽《大臣总论》:“但能忍辱者,亦妙于趋时;务结主者,尤贵于含垢。此非休休有容者不能也。”其他 休休,乐善而宽大的样子
源见“夺锦袍”。指诗文竞赛略输一筹。唐元稹《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》诗:“南郡传纱帐,东方让锦袍。”
君子持节清直,始终不变,有如金玉之刚坚。《宋史.傅尧愈传》:“元祐四年,拜中书侍郎。卒,年六十八。哲宗与太皇太后哭临之。太皇太后语辅臣曰:‘傅侍郎清直一节,始终不变,金玉君子也。方倚以相,遽至是乎。’
同睡在一张床上,各做各的梦。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各有各的打算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一卷一章:“但彼等乌合之众,同床异梦,一战即溃。”亦作“同床各梦”。清.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槐西杂志一》:“虽琵琶别抱,已负旧
“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”之省。谓轻打就忍受过去,重打就逃走。旧时认为这是子女受到父母惩罚时应有的孝顺态度。《孔子家语.六本》:“小棰则待过,大杖则逃走。”宋.陆九渊《经德堂记》:“舜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,
借指独特而自成一家的见解。《晋书·裴頠传》: “观《老子》之书, 虽博有所经, 而云 ‘有生于无’ ,以虚为主,偏立一家之辞,岂有以而然哉! ”参见:○一家之言见“一家之言”。《晋书·裴顾传》:“观《
源见“卞庄子刺虎”。指双方争斗,结果都受到损失。郑振铎《桂公塘》五:“打到最后一人,我们还是不降伏的!还是讲和了好,免得两败俱伤。”并列 双方都受到损伤。语本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有两虎争人而斗者,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