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锥刀之末

锥刀之末

左传.昭公六年》:“锥刀之末,将尽争之。”

末:尖儿。“锥刀之末”比喻微小的利益。后因以“锥刀之末”为微小利益的典故。

唐.李延寿《南史.任昉传》:“竞毛羽之轻,趋锥刀之末。”《明史.齐之鸾传》:“陛下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乃至竞锥刀之利,如倡优馆舍乎?”


偏正 比喻小事、微小利益。语出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锥刀之末,将尽争之。”杜预注:“锥刀末,喻小事。”《南史·任罍传》:“竞羽毛之轻,趋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微小事项。也作“锥刀之利”。


【词语锥刀之末】  成语:锥刀之末汉语词典:锥刀之末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约黄昏后

    宋.欧阳修《生查子》: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到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后因以“人约黄昏”比喻情人约会。元.无名氏《云窗梦》二折:“散了客宾,早教我急煎煎心困,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。”明.祝枝山《八

  • 吹毛求瑕

    同“吹毛求疵”。《三国志.步骘传》:“擿抉细微,吹毛求瑕。”见“吹毛求疵”。唐·封演《封氏闻见录·制科》:“今员外~,务在驳放。”【词语吹毛求瑕】  成语:吹毛求瑕汉语大词典:吹毛求瑕

  • 春秋

    源见“春秋笔法”。指褒贬。《聊斋志异.郭生》:“王(王生)谛玩之,其所涂留,似有春秋。”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崔秀才》:“胸中自有泾渭,皮里自具春秋。”【词语春秋】   汉语大词典:春秋

  • 贾桂

    京剧《法门寺》中人物名。乃明武宗时专权宦官刘瑾的侍从小太监,剧中写到,当刘瑾让他坐下伴同说话时,他不坐,还奴颜卑膝地说:“奴才站惯了,不想坐。”后以“贾桂”这一形象代表奴性十足的人。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

  • 撞破烟楼

    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.子孙》:“烟楼,灶上烟窗也,言子过父,犹如跨灶撞破烟楼也。”后以“撞破烟楼”喻子胜于父,后人胜过前人。宋苏轼《与陈季常书》:“在定日作《松醪赋》一首,今写寄择等,庶以发后生妙思,

  • 不下机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说秦王,书十上而说不行。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,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……归至家,妻不下纴,嫂不为炊,父母不与言。”苏秦说秦惠王,他的意见不被采纳。回到家中,家里人也因他终

  • 身体力行

    亲身体验,尽力实行的意思。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:“故圣人以身体之。”高诱注:“体:行。”《礼记.中庸》:“子曰:‘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’”身:亲身。体:体验。力:尽力。并列 体,体验。力

  • 舜葬苍梧

    《礼记》卷二《檀弓上》:“舜葬於苍梧之野,盖三妃未之从也。”天子以四海为家,舜南巡而崩,故葬苍梧之野。三妃均不从舜而葬。后因用为咏古代帝后分葬之典。《文选》卷五八谢玄晖《齐敬皇后哀策文》:“陋苍梧之不

  • 书教

    书:《尚书》。儒家教授六经,各有目的。“书教”的意义与目的,则是使人“疏通知远”。《礼记.经解》:“温柔敦厚,诗教也。疏通知远,书教也。广博易良,乐教也。絜静精微,易教也。恭俭庄敬,礼教也。属辞比事,

  • 太庙牺

    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或聘于庄子,庄子应其使曰:‘子见夫牺牛乎?衣以文绣,食以刍菽;及其牵而入于大(太)庙,虽欲为孤犊,其可得乎!’”太庙牺,是作为天子祖庙太牢供品的牺牛。牢杀前受到很好待遇,但不久即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