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

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

《易.乾传》九五“疏”:“蚕吐丝而商弦绝,铜山崩而洛钟应。”(见《佩文韵府》卷八四“洛钟应”下引)

世说新语.文学》“殷(殷仲堪)曰:‘铜山西崩,灵钟东应,便是《易》耶(上文殷问远公《易》何以为体?答曰:《易》以感为体。故殷又发此问)?”梁刘孝标注引《东方朔传》曰:“孝武皇帝时,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,三日三夜不止。诏问太史待诏(太史,古代掌管记载史事,编写史书,兼管国家典籍、天文历法、祭祀的官吏。待诏,也是官名,原为应伺召对之意,汉代征士优异者待诏金马门。后遂用为官名)王朔。朔言:恐有兵气。更问东方朔,朔曰:‘臣闻铜者山之子,山者铜之母,以阴阳气类言之,子母相感,山恐有崩弛者,故钟先鸣。《易》曰:“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”精之至也,其应在后五日内。’居三日,南郡太守上书言,山崩延袤(袤,音máo,纵长,也指横长;延袤,绵延连续)二十馀里。”

铜山崩洛钟应,实际上是山崩地震而产生的共振共鸣。后根据上述传说记载,以“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”表示重大事件相互影响,彼此呼应。

南朝宋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二:“魏时,殿前大钟无故大鸣,人皆异之。以问张华,华曰:‘此蜀郡铜山崩,故钟鸣应之耳。’寻蜀郡上其事,果如华言。”


其他 比喻重大事件互相影响,或同类的集团或个人互相应和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:“殷曰:‘铜山西崩,灵钟东应。便是易耶?’”刘孝标注引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云,武帝时,未央宫前钟无故自鸣三日,召问朔,朔曰:“铜者山之子,山者铜之母,子母相感,山恐有崩弛者。”三日后,南郡太守上书,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。※崩,不读作pēng。△多用以表示事件间的因果关系。→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 ↔风马牛不相及


【词语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】  成语: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汉语词典: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

猜你喜欢

  • 附凤

    同“附凤攀龙”。《资治通鉴.后周世宗显德三年》:“臣绍袭先业,奄有江表,顾以瞻乌未定,附风何从!”【词语附凤】   汉语大词典:附凤

  • 大而化之之谓圣

    光大德业,以化万民,叫做圣人。 古时赞美人的修养达到了至高的境界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,大而化之之谓圣。”赵岐注:“大行其道,使天下化之,是为圣人。”明.文林《琅琊漫钞》:“兵

  • 版筑饭牛

    《史记.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卜式试于刍牧,弘羊擢于贾竖,卫青奋于奴仆,日磾出于降虏,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矣。”版筑:造土墙。饭牛:喂牛。相传商代贤者傅说造土墙被用为相,春秋时贤者宁戚喂牛被拜为上卿。后

  • 金银气

    《史记.天官书》:“大水处,败军场,破国之虚,下有积钱,金宝之上,皆有气,不可不察。”《地镜图》:“凡观金玉宝剑铜铁,皆以辛之日,待雨止,明日平旦,亦黄昏夜半观之,所见光白者玉也,赤者金,黄者铜,黑者

  • 梦得傅说

    指商王武丁(后称高宗)梦得圣人傅说(yuè阅)辅政。殷商大治。武丁即帝位后,想复兴殷朝,但未得辅佐大臣。一天夜晚他梦见一位圣人,名叫说。遂按梦中所见之形貌从群臣和官吏中寻找,未能找到,便派百官到郊野设

  • 势如劈竹

    同“势如破竹”。《三国演义》十二回:“曹操将得胜之兵,杀入城中,势如劈竹。”见“势如破竹”。《三国演义》12回:“曹操将得胜之兵,杀人城中,~。”【词语势如劈竹】  成语:势如劈竹汉语大词典:势如劈竹

  • 没下梢与不到头

    宋.郭彖《睽车志》卷四:“逆亮末年,自制尖靴,头极长锐,云便于取镫,而足趾所不及,谓之不到头;又为短鞭,仅存其半,谓之没下梢。其后谕盟犯顺,果为其下所戕,死于江上。”金主完颜亮自制的短鞭叫“没下梢”,

  • 尧门

    参见:尧母门

  • 先人后己

    《礼记.坊记》:“君子贵人而贱己,先人而后己,则民作让。”后因以“先人后己”指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。《后汉书.曹世叔妻》:“谦谦恭恭,先人后己。有善莫名,有恶莫辞。”并列 先关心别人,后考虑自己。《礼记

  • 管见

    同“管窥之见”。宋陈亮《与王丞相》:“亦尝以区区管见窥测圣意,缓急之所用,决非今日之所用也。”【词语管见】   汉语大词典:管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