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

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

《易.乾传》九五“疏”:“蚕吐丝而商弦绝,铜山崩而洛钟应。”(见《佩文韵府》卷八四“洛钟应”下引)

世说新语.文学》“殷(殷仲堪)曰:‘铜山西崩,灵钟东应,便是《易》耶(上文殷问远公《易》何以为体?答曰:《易》以感为体。故殷又发此问)?”梁刘孝标注引《东方朔传》曰:“孝武皇帝时,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,三日三夜不止。诏问太史待诏(太史,古代掌管记载史事,编写史书,兼管国家典籍、天文历法、祭祀的官吏。待诏,也是官名,原为应伺召对之意,汉代征士优异者待诏金马门。后遂用为官名)王朔。朔言:恐有兵气。更问东方朔,朔曰:‘臣闻铜者山之子,山者铜之母,以阴阳气类言之,子母相感,山恐有崩弛者,故钟先鸣。《易》曰:“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”精之至也,其应在后五日内。’居三日,南郡太守上书言,山崩延袤(袤,音máo,纵长,也指横长;延袤,绵延连续)二十馀里。”

铜山崩洛钟应,实际上是山崩地震而产生的共振共鸣。后根据上述传说记载,以“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”表示重大事件相互影响,彼此呼应。

南朝宋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二:“魏时,殿前大钟无故大鸣,人皆异之。以问张华,华曰:‘此蜀郡铜山崩,故钟鸣应之耳。’寻蜀郡上其事,果如华言。”


其他 比喻重大事件互相影响,或同类的集团或个人互相应和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:“殷曰:‘铜山西崩,灵钟东应。便是易耶?’”刘孝标注引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云,武帝时,未央宫前钟无故自鸣三日,召问朔,朔曰:“铜者山之子,山者铜之母,子母相感,山恐有崩弛者。”三日后,南郡太守上书,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。※崩,不读作pēng。△多用以表示事件间的因果关系。→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 ↔风马牛不相及


【词语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】  成语: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汉语词典: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

猜你喜欢

  • 袒左

    源见“左右袒”。谓支持正义一方。清 丘逢甲《镇海楼送王豹君方伯之蜀》诗:“指南岂复尊黄帝,袒左安得属绛侯?”【词语袒左】   汉语大词典:袒左

  • 负薪

    东汉.班固撰《汉书.朱买臣传》:“朱买臣字翁子,吴人也。家贫,好读书,不治产业,常艾(音yì,同刈,是割斫的意思)薪樵,卖以给食,担束薪,行且读。”“负薪”一词,原出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君使士射,不能

  • 酒中趣

    《晋书.桓温传》附《孟嘉传》:“嘉好酣饮,愈多不乱。温问嘉:‘酒有何好,而卿嗜之?’嘉曰:‘公未得酒中趣耳。’”晋代名士孟嘉特别爱好饮酒,自称得到酒中乐趣。后遂用为嗜酒之典。唐.李白《月下独酌四首》其

  • 杞人之忧

    同“杞人忧天”。清钱谦益《上高阳师相书》:“以谦益之将隐也,杞人之忧,不敢以告人,而效其一二于师门,并以为别。”见“杞人忧天”。《孽海花》27回:“这是贤弟关心太切,所以有些~。”【词语杞人之忧】  

  • 笔误作牛

    《晋书.王献之传》:“桓温尝使〔王献之〕书扇,笔误落,因画作乌驳牸牛,甚妙。”后因以“笔误作牛”喻随机应变,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。【词语笔误作牛】  成语:笔误作牛汉语大词典:笔误作牛

  • 剧辛乐毅之燕

    《战国策.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,卑身厚币,以招贤者,欲将以报仇。故往见郭隗先生……郭隗先生曰:‘……今王诚欲致士,先从隗始。……’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。乐毅自魏往,邹衍自齐往,剧辛自赵往,

  • 严滩路

    源见“羊裘钓”。借指辞官隐居之路。宋 韩㴲《步蟾宫.钓台》词:“三年重到严滩路,叹须鬓、衣冠尘土。”

  • 严子濑

    同“严陵滩”。南朝 宋谢灵运《七里濑》诗:“目睹严子濑,想属任公钓。”唐钱起《送虞说擢第东游》诗:“月中严子濑,花际楚王城。”【词语严子濑】   汉语大词典:严子濑

  • 徐氏剑

    同“徐墓剑”。清毛奇龄《经张梯旧居》诗:“谁怜徐氏剑,犹挂子云居。”

  • 臼中无釜

    梦兆妻死的故事。唐代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卷八:“江淮有王生者,榜言解梦。贾客张瞻将归,梦炊于臼中。问王生,生言:‘君归不见妻矣。臼中炊,固无釜也。’贾客至家,妻果卒已数月。”釜:锅子。参见“炊臼之梦”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