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道不拾遗

道不拾遗

谓路有失物,无人拾取。常用来形容民风淳厚。公元前361年,卫鞅自魏逃亡至秦,刚刚即位的秦孝公任命他为相国,封以商地,称为商君。商鞅雷厉风行地推行变法,铁面无私,有罪之人,不管势力多大,也要处罚;有功之人,即使自己亲人,也敢于赏赐。因而太子驷(即秦惠文王)犯了法,他就下令将其两个师傅分别处以黥刑和劓刑。一年之后,路上虽有失物,也无人前去拾取。军事实力大大增强,诸侯都十分害怕秦国。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秦策》一《卫鞅亡魏入秦》:“卫鞅亡魏入秦,孝公以为相,封之于商,号曰商君。商君治秦,法令至行,公平无私,罚不讳强大,赏不私亲近,法及太子,黥劓其傅。期年之后,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,兵革大强,诸侯畏惧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秦人皆趋令,行之十年,秦民大说,路不拾遗,山无盗贼。”《孔子家语·相鲁》:“路不拾遗,器不雕伪。”


见“路不拾遗”。《汉书·何并传》:“为长陵令,~。


【词语道不拾遗】  成语:道不拾遗汉语词典:道不拾遗

猜你喜欢

  • 凫舄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仙履。南朝 梁沈约《善绾碑》:“霓裳不反,凫舄忘归。”亦用指县令行踪。唐骆宾王《饯郑安阳入蜀》诗:“惟有双凫舄,飞去复飞来。”【词语凫舄】   汉语大词典:凫舄

  • 华玉刻姬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十二“皇王部七”引《纪年》曰:‘后桀(即夏桀,为夏后氏末代亡国之君)命扁(扁,桀的带兵将领)伐山民(《楚辞.天问》所谓‘伐蒙山’即此),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三引《纪年》作‘伐珉山’(《太

  • 不谋而信

    见“不谋而合”。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“当此之时,秦中士卒,以军中为家,将帅为父母,不约而亲,~,一心同功,死不旋踵。”

  • 沉舟侧畔千帆过

    唐.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诗:“巴山蜀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怀旧空吟‘闻笛赋’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”这首七律,是刘禹锡在扬州

  • 栽花县

    同“潘安县”。清李渔《秋日同于胜斯郡司马等听新到梨园度曲》诗:“有客同时佩锦囊,栽花县里叫秋芳。”

  • 潢池

    同“弄兵潢池”。清冯桂芬《许烈姬传》:“军兴以来,潢池反正。”宁调元《秋兴用草堂韵》:“竟有潢池惊上座,微闻银汉滞仙槎。”【词语潢池】   汉语大词典:潢池

  • 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

    北宋.李昉等辑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六六引汉.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旧说池仲鱼,人姓字也,居宋城门,城门失火,延及其家,仲鱼烧死。又云:宋城门失火,人汲取池中水,以沃灌之,池中空竭,鱼悉露死。喻恶之滋,并伤良谨

  • 函谷无泥

    源见“泥封函谷”。犹言无泥封之固,谓难以固守。南朝 陈徐陵《劝进梁元帝表》:“洛阳未复,函谷无泥。旋驾金陵,方膺天眷。”

  • 龙气

    源见“风从虎,云从龙”。后因称云雾为龙气。元张翥《分题送京兆赵耕师尹之临安路帅府照磨得通海湖》诗:“雨归龙气湿,晴浴鹤媒骄。”同“龙虎气”。《旧唐书.玄宗纪上》:“上所居宅外有水池,浸溢顷余,望气者以

  • 楚炬

    源见“楚人一炬”。泛指火。清沈起凤《谐铎.能诗贼》:“自遭家难,所作尽投楚炬。”【词语楚炬】   汉语大词典:楚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