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迎刃而解

迎刃而解

如刀劈竹子,前几节劈开之后,下面的向着刀口就分开了。比喻事情容易解决。典出晋杜预之事迹。杜预事迹见前“势如破竹”条。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,杜预督军伐吴。所过皆克,吴地百姓纷纷归附,彻底打败吴国时机已到。但是否立即大举攻吴,晋人内部意见却不统一。杜预力主立即伐吴,他说:“当初战国时乐毅凭济西一战而吞并强齐,如今我们兵威已振,战况好比刀劈竹子,前面几节劈开之后,剩下的部分迎着刀口自动解开,没有什么碍手的地方了。”遂继续进兵,攻无不取。当初提反对意见的人为此写信向他道歉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1030页《杜预传》卷34:“预曰:‘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,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,无复著手处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宋祁《景文集·四五·登科记序》:“性公深博有谋,惠训不倦,善断也如竹,迎刃而解,善教也若草,望风而偃。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陆判》:“着力如切腐状,迎刃而解。”


偏正 一碰着刀刃就破开了,比喻解决问题非常顺利。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~,无复着手处也。”廖辉英《爱情良民》:“可是如果过一阵子,她的心境改变,问题也许反而就~。”△褒义。→水到渠成 易如反掌折槁振落 ↔埴索途 刀过竹解 刃迎缕解一通百解 一了百了 迎刃而理 ↔埴索途 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也作“迎刃冰解”、“迎刃而理”、“迎刃立解”、“迎刃以解”、“应刃而解”。


【词语迎刃而解】  成语:迎刃而解汉语词典:迎刃而解

猜你喜欢

  • 橘洲

    源见“千头木奴”。借指家乡柑橘树。宋苏轼《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》诗:“秋思生莼鲙,寒衣待橘洲。”【词语橘洲】   汉语大词典:橘洲

  • 烧山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阮瑀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文士传》:“太祖(魏太祖曹操)雅闻瑀名,辟之,不应,连见偪(同逼)促,乃逃入山中。太祖使人焚山,得瑀,送至,召入。”东汉末的阮瑀很有才名,曹操几次征召他做官,都不肯

  • 嵇吕亲

    同“嵇吕心期”。清顾云《移居盋山》诗:“迹比嵇 吕亲,游岂惠 庄逊?”

  • 不共戴天之仇

    戴:顶着。 不跟仇人在同一个天底下生存。 形容仇恨极深。语本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父之仇,弗与共戴天。”后多引作〔不共戴天之仇〕。宋.吴淑《御边策》:“人人于敌,有不共戴天之仇,但无路自奋耳。”宋.

  • 行幸万里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三六《万里桥》:“玄宗幸东都,偶然秋霁(雨雪止,云雾散。),与一行师共登天宫寺阁,临眺久之。上遐顾悽然,发叹数四。谓一行曰:‘吾甲子得终无患乎?’一行进曰:‘陛下行幸万里,圣祚无疆。’

  • 睚眦之怨

    睚眦:瞪眼而视。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。引申为极小的怨恨。《史记.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。”《旧唐书.李子通传》:“性好施惠,家无蓄积,睚眦之怨必报。”亦作“睚眦之隙”。《后汉书.

  • 金张许史

    西汉权臣金日碑、张安世,贵戚许伯、史高的合称。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载:汉宣帝时,司隶校尉盖宽饶为人刚毅正直,刺举弹劾无所回避,敢于上疏谏争,而受人诋毁而遭贬黜。谏大夫郑昌上疏为盖宽饶说好话,其中有这样的

  • 一榻挂壁

    同“一榻高悬”。宋苏辙《徐孺亭》诗:“朝为宾主两相好,一榻挂壁吹清风。”

  • 马公礼乐

    源见“绛帐”。指马融讲授的儒家经书。泛指老师传授的经典。清赵执信《夜抵常熟宿揽秀东轩》诗:“马公礼乐空相付,陆氏田园已尽荒。”

  • 张高盖

    源见“黄霸治郡”。称颂地方官政绩卓著,地位显赫。唐李商隐《哭遂州萧侍郎》诗:“啸傲张高盖,从容接短辕。”